所以說,開內線才安全吧?

內線不一定比較安全
下雨天積水容易打滑
然後還真的會有從對向衝過來的
撞到更慘
wonly
正常道路設計是路面中間高,兩側低,才能做到排水,所以內線比較不會積水
herblee
您忘記車行道Carriageway有雙向, 雙向內車道在最中間 , "超高"向兩側外車道增加
不知道為什麼一堆龜車都喜歡開內線
不要上路

才是真安全....................
訊源:Accuphase DP-70V 管機:Melody SP9-R 訊號線:TaraLabs The One 喇叭線:Shark 406、ATL
基本上台灣淘汰80%大車司機 保證安全上升80%
大車司機幾乎都垃圾
你的論點算是正確一半,大車確實都不能進內車道。

不過我還是提倡安全距離,哪一車道安全距離長,我就往哪去…
反正均速120up,大車根本追不到我。

安全距離+防衛駕駛很重要

特別不要停留(緩慢移動)在大車旁邊,多補點油門遠離大車就對了。

千萬不要設想,大車應該要注意到你,自身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起源超新星大爆炸 wrote:
在內線用120開,大車不能進內線,反而比較安全吧?

三寶在內線不開120。
全世界大車禍數十輛,上百輛撞一起全是內車道開始。
開內線會撞到低能緩撞車:時速零後方無警示交通錐
內側車道多半都是特定廠牌專屬

屬於專用的半殘駕駛車道,

車速固定,車距長,在一定程度上來說

只要注意不要睡著,看到工程緩衝車要踩煞車

我個人是認為相對安全
起源超新星大爆炸 wrote:
事實證明了,開在外線車道,會遇到鑽來鑽去又愛超速逼車閃大燈的超速大車,
一旦他失控了,就是拿你當肉墊,他不一定會死,但你必死無疑。

在內線用120開,大車不能進內線,反而比較安全吧?


並不是 ,是遵守『路權才安全

都遵守"路權", 行駛在法律授權的「路權範圍」內,各走個的, 才不會碰撞

被撞車是開在中線 , 不是開在外線
遇到鑽來鑽去又愛超速逼車閃大燈的超速大車
這台大客車是撞了三個車道 , 先違反路權 , 由外車道侵入中線的Toyota的路權範圍 撞上去, 再推撞Toyota到外車道擠上隔音牆,壓扁那台車, 同時自己的右後方車窗也甩尾衝撞隔音牆
撞上外側隔音牆後反彈, 穿過中線彈回內車道再撞上 內側護欄

內中外三個車道都撞了 , 何來 所以說,開內線才安全吧?

在內線用120開,大車不能進內線,反而比較安全吧?
120km 轉彎半徑要多少 ? 超高要多少 ?
車速V往前衝? 這是一股動能, 此"能量波"必需有前方的足夠車距來消化,容納 ,緩衝
車距不足還開快車? 這是在壓縮車距 , 把車流加以壓縮 ,累積能量 , 這樣緊繃的車流就像 壓縮 的彈簧, 只要碰到瓶頸路段 , 緊繃的車流就像 壓縮 的彈簧 反彈開來, 衝擊坡往後傳遞, 施加在被壓縮的車距上, 傳遞到道路瓶頸 ? 就必然車流崩潰 !

台鐵第6432次普悠瑪列車2018年10月21日行經宜蘭新馬站時出軌翻車,時速達140公里超速過彎是翻車主因
汽車同樣也有軌道柏油路面 , 彎道要計算轉彎半徑及超高, 超速過彎同樣會飛出路面

120km過彎 ?

這台bus 是 100km過彎, 測試彎道的超高為多少 ?
大客車要有13m的轉彎半徑 , 一個車道才3.5-3.75m , 2個車道加起來才7m, 大客車要超車? 是做S形轉彎 的麋鹿試驗 moose test

當然會甩尾失控撞及3個車道

這還是原廠車, 也不過50公里做麋鹿試驗 moose test


台灣國道根本就不是國外的建造標準 , 小車 120km有可能嗎 ?
不知該說你單純 還是單蠢!
連影片都沒看過在那嘴~
影片中遊覽車是跨越3車道,今天開內線被擠壓到一樣照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