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哪個天才設計方向盤排檔桿這東西的?

可以考慮一下電動車,什麼也沒有。
沒有常識

就要多看電視
1. 方向盤後方機柱排檔
2. 中控垂直面排檔設計
3. 膝蓋旁的「鞍部排檔桿」設計 :鞍部排檔桿會使前座無法採用相連式座椅設計。
近期輕型車的設計也以車內具備寬敞空間為前提,寬敞的前座對車主來說也是一大魅力。也因此衍生出中控垂直面的排檔配置,此項設計能使前座更加寬敞。

GOOGLE 排檔桿設在方向盤後方機柱的車已滅絕?

1990年代以後,MPV及小型車多採方向盤後方機柱排檔設計。其優點是與方向盤的距離較近,除能迅速操作外,也能拓寬正副駕駛座(座椅、足部)空間,前座座椅也能改為相連設計。但缺點是很難確認目前檔位且操作方向燈及雨刷時手會碰到,操作不易。因為方向盤排檔桿被說「很難操作」,故衍生出能化解該缺點的東西。Mercedes-Benz 於2016年左右推出的車款,就採用以手指就能操作的排檔桿。筆者也開過採用該設計的A-Class車款。

早期很多車的排檔桿都是作在方向機柱 . CRV 有過 , 好處 中控台省去排檔桿空間 .
應該是有需求才會留下來的設計,不然早被淘汰了。
自排車排檔在開車過程使用頻率不算高,我覺得只要不容易誤觸就好。
這沒什麼直不直覺的,只是習慣。就好像在抱怨右駕車設計不直覺。
givo wrote:
前陣子去試駕N7結果...(恕刪)


早期的車子就是這樣設計的,美國一堆。沒看過不代表沒存在過。當時有當時設計的原因。
奔馳汽車,

還有一些美國車的排檔桿都是在方向機柱那邊
30年前的第一代CRV就是這樣設計,賓士很多款休旅車也是這樣,如果是沒有中央扶手箱的車款,前後座交換位置甚至不用下車。
天空1133 wrote:
應內容,真的讓人放心多了


緊張啥,你設計的嗎?
givo wrote:
前陣子去試駕N7結果...(恕刪)


我30年前第一次開美國四輪船也是排檔桿在方向機柱上
第一次開就上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