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lee wrote:
這是"選擇性"的看待法規 ?
8-1-3但書這句話, 必須限縮解釋
○○狀況下((條件):不堵塞行車之狀況下(有55m車距) → 最高速限(適用那一面速限標誌?)行駛於內側車道(內側車道之速限!)
○○狀況下 → 依據那一種(面)速限標誌行駛內側車道
依高管規則 6 , 要有 55m車距, 才能最高速限行駛 !
流量1750是1km內有16車, 車距 57.5m → 車速能110km(最高速限行駛成立!)
數字卻顯示
最高速限行駛成立!卻未最高速限行駛? 卻仍然採用高管規則5之 最低-最高速限 區間?
到底是遵守那一面速限標誌?
"速限"多少?居然 可由駕駛人自行選擇?
可以,『超車』跟『最高速限行車』分別由高管8-1-3之原則法與但書例外法規範
你的速限是多少取決於行駛內側車道的目的是什麼
道路實際數據剛好應證了我對法律的見解
而你的法律解釋完全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你的說法,所以你只能滿頭問號
herblee wrote:
定義又不清楚了
下圖兩者車速都相同",同樣16車/公里, 但是歐盟國超車後就補滿外側車道,只用了一個車道, 台灣卻不超車也不離開,16車散置於二個車道! 犧牲的是車流量 ! 花費更長的道路空間,才能容納相同數量的車!
前提說的是 (1)兩者車速都相同",(2)同樣16車/公里,
是這樣, 因為車速已達速限頂點 ! 無超車必要 也無法超車
荷蘭高速公路內:外 車道使用率約 4:6
那是在有不同車速之下,且12車/km以上, 因為超車後補滿外側車道, 高流量時, 會接近 1:1 平均利用 !
這內外車道車速, 車距都 相差很大! 不是等速 ,等車距
不同的狀況, 如何混在一起比?
標準1(1)兩者車速都相同,(2)同樣16車/公里 擠同一個車道
標準2(1)兩者車速有差異,(2)12車/公里以上 擠平均兩個車道
當想說歐洲的高速公路只會擠外側車道,就用標準1
當說歐洲充分利用超車道,就用標準2
herblee wrote:
上面舉例說明的正是兩者的矛盾 ,您卻把矛盾和正常混在一起講 ?
您把矛盾和正常兩個不同狀況混在一起, 前面說的條件是依據 高管規則6 110km/16車/km/ Q=1750
後面說的Q2200是依據 Breaking point反轉點 1100, 是自稱『最高速限』 車速
所以您仍不了解! 這就是所謂 自稱『最高速限』 車速 和實測 『最高速限』 車速 的差別嗎!
只要以自稱『最高速限』 車速 , 就能推算出 Q2200這個數字
您沒發現嗎?自稱『最高速限』,瞬間衝出卻無法持久之的"車流量"? 整個數字都建立在矛盾上嗎?
那不是矛盾,那只是你的雙重標準+曲解法規
內側車道不是最高速限超車道,所以不存在每台車都是110的事實
所以你引用的HCM2000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
herblee wrote:
從頭到尾只有您在說 『時間軸』 , 只有您是這樣看的
上面說過了
中線(粉紅色)車速一直很穩定 ? 在流量1100卻突然上升?(中線未填滿)內側(藍色)突然下降?
紅框內反而能看到中線車道"車速"(粉紅) 在紅框內反而是往上升 , 內側車道(藍色)則往下掉
這是由車速"一消一長" 有互動,以及breaking point 反轉點 看出來的
再說最後一次,你一直用『時間軸』概念去解讀圖表
中線流量1100跟內線流量1100根本不能確定是否在同一個時間點
另外一篇報告顯示中線流量1100的時候,內線可能才600
中線流量1100的車速變化跟內線流量600的車速變化
哪裡有『一消一長,有互動』??
你的臆測都是建立在錯誤的時間軸上
herblee wrote:
再看, 在低流量, 只有200車/km時, 根本沒有中/外車道的速度數字? 只有內側車道有車? 中/外車道都無車?
法規8-1-1, 8-1-2 暫時利用(中/內車道) 超越前車 ? 根本不遵守
圖表中根本沒有時間資訊
內側車道流量為『200車/km時』的點,
中/外車道的流量可能是『600車/km』的點、或是『700車/km』的點、或是『800車/km』的點、或是『900車/km』的點
因為沒有時間資訊,所以我不知道是哪個點
那你怎麼知道當時中/外車道沒車??? 你的時間資訊從哪裡來的???
herblee wrote:
再看 中線車道的車速低?流量卻最高, 可以超過2000, 還超過車速快的內側車道???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5264809
herblee wrote:
StVO§ 7 Benutzung von Fahrstreifen durch Kraftfahrzeuge 當然還有例外條款
(2) Ist der Verkehr so dicht, dass sich auf den Fahrstreifen für eine Richtung Fahrzeugschlangen gebildet haben, darf rechts schneller als links gefahren werden.
若車流佇列了, 右線車速可以高於左線
不是愛學德國?? 怎麼外線比內線車速高,德國可以是例外,難道台灣就不行嗎??
herblee wrote:
內側車道 所提供的車流量, 並非如國外內側車道為所有車道中最高的,反而比中線車道低?
這樣還能自稱 "效率高"????
不對喔,效率高是指相同車道數量下的車流總合
台灣不會輸給歐洲
herblee wrote:
台灣國道在瞬間車流量都是超高!可以出現每小時每車道超過5000車的數字? 總量是破萬的, 但無法持久, 一整天的車流量 不過6-7萬 ?
那是錯誤的統計數字,連理論都到不了的東西你也信??
因為前面搞烏龍,所以只好硬坳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