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逼車實錄(再次重申,內線為超車道請於超車完成後換回中線 否則像影片中被逼車後果自負)


IvanTseng wrote:
以上所云小弟通通同意...(恕刪)



沒錯

我說的與樓主發文的原意是不同的方向(內車道是超車道,使用完請退回原車道), 這點我認同

沒有人會喜歡內線龜車,佔著不讓

但我還是強調影片中惡意降速的車主就是危險的行為

但這樣報復修理對方, 是我們百姓不可模仿與學習的, 出了人命誰負責

謝謝











奇怪!!我的標題以及內容很難讓人了解嗎?

不過就是個範例告訴大家

如果龜在內線毫無行車禮儀遇到逼車是很危險的!!

我在第二頁也回文告訴大家我的本意

為什麼要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把我在第二頁說過的話貼出來

給那些看了第一頁就開砲的人

拜託!!!看文不是看了第一頁就開砲好嗎?

這會讓人很無言的



DSNT大大...我看你去買顆魯蛋來塞嘴吧!

你就要這樣跟我一直爭論下去嗎???

你爬回去看看阿...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人回應你了(啟動無視大法的是你吧)

現在又有大大看不下去了...



EVO阿正 wrote:居然還有人不知道國道及快速道路上的中線是大車的超車道?


阿正大大 映像中您是有大牌哇! 謝謝您捏(大車駕駛在網路上真的很少...)

阿正大大...別管這個只會用鍵盤開大車 裝模作樣的傢伙了!(他下不了台階只好一直問重複的問題...還說我跳針咧)

我們請他用功一點! 看看能不能當上交通部長!

請他蓋一條大車國道(取名就叫DSNT大道好了)!我們一定會放鞭炮給他慶祝!


EVO阿正 wrote: 不懂大車就不要上來跟人家說大車


阿正大大...他跟我討論完後...已經有一些童鞋對他有所質疑了!

不過...他依舊我行我素阿...(靠的就是...網路上比較少大型車駕駛朋友)

或者...一直重複玩他的文字陷阱...我已經將解答回覆了!!! 就在前幾樓囉




當時吳姓男子開黑銀色SMART小車,載母親沿內側車道往基隆方向行駛,見後方閃大燈逼車,原想讓開,但前方及外側車道都有車,無法及時變換車道,仍繼續行駛在原車道。闕姓男子不滿,先超車到外側車道,再切到黑銀色SMART前面,在北上二點四公里處急踩煞車,吳姓駕駛因見黑色VOLVO加速超車,已警覺減速,見前方急停立踩煞車,僅差五公尺就撞上。

-----------------------------------------------
雙方車子亙換一下,闕姓駕駛黑銀色SMART,吳姓駕駛黑色VOLVO,不知會不會發生此事。

iamjkc wrote:
昨天周日又跑了一趟台中 也是一樣 超越了不知道多少個集團

每個集團都是有一個內線檔車的首腦.....

如果沒有這些內線檔車的首腦 是不是我就不用假裝在外線道開車了呢???...(恕刪)



看來你可能是飆車一族?

LOCATI0N wrote:
奇怪!!我的標題以及內容很難讓人了解嗎?

不過就是個範例告訴大家

如果龜在內線毫無行車禮儀遇到逼車是很危險的!!...(恕刪)



很簡單的邏輯問題, 你在影片中所設定的配角比主角強烈太多, 所以你不能怪別人為何大家的目光只有注目在配角身上而不在主角身上?

這也是導演本身的問題!! 樓主選擇的影片和主題差距太大. 觀眾一直注目在配角身上, 導演總不能上台說, 我設定的主角在這裡!! 請往這裡看!! 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DSNT wrote:
「中線不見得就是大型車超車道」
「中線不見得就是大型車超車道」
「中線不見得就是大型車超車道」...(恕刪)



如果高速公路是三線道, 中線道一定就是大型車的超車道, 這大家都懂的事情, 文字遊戲怎麼玩那麼大?
看完影片
小弟身同感受.....

林子大了甚麼鳥都有這句話

內側車道請留給開的比您快的人去衝
他愛衝多快就讓他去
有斑馬會照顧她

千萬不要自我感覺良好我已經開很快了他在"逼"甚麼車
就讓它過.....

頂多看不順眼打電話報警就好
Jinq.Liuh wrote:
這也是導演本身的問題!! 樓主選擇的影片和主題差距太大. 觀眾一直注目在配角身上, 導演總不能上台說, 我設定的主角在這裡!! 請往這裡看!! 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恕刪)


文不對題!!

既然要文不對題 那我也舉例好了!!



就告訴你洗澡要先放冷水後放熱水

但有人偏偏就是不聽

喜歡先放熱水

等到被熱水燙傷了才在那裏嚷嚷!!




這篇文章不就告訴大家 如果行駛於超車道碰到後頭需要超車

那就讓讓吧 行車禮儀麻

但如果不聽堅持要行駛超車道不讓對方超車

等到被逼車了就不要上來說:我開車開在超車道也沒惹到對方

結果被對方逼車
LOCATI0N wrote:
文不對題!!既然要文...(恕刪)
Location兄,你的舉例讓我噗嗤地笑了..
不過不要跟該網友太認真了,
懂得反省或聽得進別人話的人,
才值得花力氣與之討論溝通..
反之,只是浪費自己的唇舌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