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ferangle wrote:如果台灣像加拿大,美...(恕刪) 台灣地比較小所以優先要開發的應該是大眾運輸建設因為相對的成本也會比較低可惜台灣的大眾運輸在這幾年才被重視建立起來(高鐵、捷運..)開發的太晚才讓機車、汽車取而代之
mokap wrote:台灣地比較小所以優先...(恕刪) Autoblog倫敦摩托車騎士為公車專用道請命由 Peter Chiang 於 4 months 之前發表有沒有搞錯,摩托車騎士為公車專用道請命?沒有搞錯,因為倫敦的公車專用道除了可以行駛大客車,也可以讓計程車、摩托車與自行車駛入。倫敦市區的塞車問題在全世界頗富盛名,甚至還有特定時段特定車輛禁止入城的規定。不過自從試驗性的設置了公車專用道之後,塞車問題也算小有改善。不過這項試驗性的設置,即將在7月5日結束,不過公車司機們都還沒有坑聲,英國摩托車協會倒是先站出來呼籲,希望能夠繼續公車專用道的設置,並且讓摩托車能夠永久地使用。摩托車協會執行長Steve Kenward表示,允許摩托車使用公車專用道可以幫助減少市區交通擁塞的問題,也能鼓勵大家使用排氣量較小的摩托車出門,進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套一句知名入口網站新聞頻道的話,這篇新聞讓您覺得?小編應該會選溫馨吧!想到台灣的摩托車必須與公車在街頭大玩生存遊戲,倫敦的摩托車與公車能夠如此相親相愛,怎麼能不感動呢![來源:Clutch and Chrome]
機車不等於落後啦!看誰騎在上面.個人認為機車退出騎樓,指定地方停車,依照停車格和停車收費我覺得很重要台灣的交通設計根本就是沒有以人為本.還有貪圖方便才是麻煩.別講一般道路,菜市場擠不過去了還騎機車進去"喇滴賽"
怎麼這一篇又冒出來了,看來這問題很多人還是不瞭解。台灣以往的道路規劃,很多都是取自歐美,但歐美的地大,道路容積大,大多數人都需要開車才能跨州,且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獨立車庫。反觀台灣,國土面積小,大多是集合式建築,道路容積小,縣市距離短,根本不適合歐美的道路規劃。最接近的,應該要算香港或日本,以日本都市來說,除了汽車多外,最多的就是腳踏車,您把腳踏車當成台灣的機車,就可以知道腳踏車數量有多少,但日本都市捷運系統密集發達(公車不算,公車只能算是輔助接駁工具),大多數人都依靠地鐵捷運,想當然路上機車當然少。台灣都市要沒有機車,很簡單,把捷運路網做到跟東京一樣,我相信不會有人願意去冒著風雨騎車,但是非都市地區,機車還是有其必要性,所以,您的標題在台灣完全無法成立。現在的官員,只會學半套,要大家改搭大眾運輸,但是大眾運輸又不完全,民眾如何去搭乘?真正的地鐵系統不弄,弄一堆公車,只是讓交通更混亂而已,要民眾犧牲自己的時間去配合政府? 有點反了,應該是政府要聽到人民的訴求吧。
等人民解放軍解救水深火熱的台灣台灣同胞後, 是有可能.....台灣是個偉大的"民主法治國家"廢機車是要經過法律程序的騎機車的人那麼多代表選票這麼多, 加上家人的乘數效果...哪個民意代表敢提出這個政見??還沒選, 可能競選總部就被人燒了......
米咖 wrote:我平常看日本國的BSD,像東京都這種大城市,腳踏車隨處亂停的最多,機車與汽車也是有一些些!可能是因為日本國的大眾運輸非常發達! 東京是個超級大都市,很特別的標題:像先進國家那這沒有機車問題是日本也有不少機車啊!難道日本鄉下的大眾運輸都跟東京一樣方便嗎?
jr123cd wrote:等人民解放軍解救水深...(恕刪) 台灣禁行機車政策是在30年前的戒嚴時期規劃的,那時候官員只要門關起來作幾份問卷,隔天就宣佈禁行機車了,老百性能說什麼?只是現在也解嚴了,各種事物都在快速進步中,唯獨禁行機車還在戒嚴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