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2349分
文章編號:91543809

個人積分:349分
文章編號:91544065
除了這兩台車很吸引我以外,我會買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台灣售價 幾乎 跟德國一樣
就是台灣沒有特別貴
台灣是滿配,啥都給了,德國出廠價並不是滿配,在德國官網上點選增加的配備後,台灣價格幾乎跟德國一樣
電動車一樣有關稅17.5%
貨物稅減免到140萬以下免稅
一樣有營業稅5%
那為何還可以接近同價?
很簡單... 答案是BMW想要在台灣大力發展電動車,結果也是賣的很好
所以車商就沒有加入過多的品牌溢價、沒有加上過多的利潤
(相對的Benz電動車就比國外貴不少)
關稅、貨物稅是重要因素嗎?
把矛頭指向政府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紐西蘭牛奶,表演給你看了
從2025年開始,紐西蘭牛奶免稅,進口金額就一公升四十多塊
去年酪農大力哀嚎,以為會受到嚴重打擊
結果呢?超市紐西蘭牛奶一公升賣100、120!
why? 廠商跟你說通路費用很貴,事實上,他也賺的很多
政府貨物稅該降,沒錯,真的太高了
但,車商的荷包......可能才是最主要關鍵點!
賣這樣貴、各車商都賣這樣貴,還可以賣這樣好,那...為何要便宜賣?為何要犧牲我利潤?
畢竟公司法第一條規定,公司成立以營利為目的,賺錢天經地義!
但,這樣超額的利潤,真的該如此嗎?
(我承認我自己公司毛利也是60-80%....但我還算少的,其他公司、產業還有賣價是成本的10~20倍!!要我降價?why? 降價我怎買的起四台車、住室內百坪小豪宅?車商賺這樣多、建商賺這樣多,別人就可以貪婪賣這樣貴,我也只是剛好而已...對吧!)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