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至今沒法搞出像樣的國產車?

感覺,市場佔非常大的因素,台灣市場不大,出去競爭不容易,畢竟車子發展太多年了(也可以說台灣車廠沒好好把握,這些年)。

Luxgen算是嘗試過,只是暫時算失敗吧?

我覺得Luxgen當年上市,其實是有部分競爭力的,只是售價跟其他國產車差不多(哪來的自信),雖然上了渦輪,但是,油耗不佳(比別人差一點?)。

過了幾年,油耗不佳也沒任何改善,一直專注在馬力、扭力的提升,油耗一樣慘兮兮,此時,油電車開是出現,車廠都往省油邁進。

中期為了利潤,短視近利,拿了一顆大陸引擎,沒好好測試,就匆忙上市(可能自以為有完整測試吧),搞到名聲都沒了。P.S. 想省錢,拿便宜的東西,要有本事使用。

最後,油耗不佳一樣沒什麼改進,引擎也沒什麼進展,慢慢進入無窮的小改款或躺平模式。

當然最後有推出URX,但為時都已經晚了,且已經在存亡邊界,消費者也擔心售後問題。

最重要的油耗一樣沒改進,應該也沒什麼研發了,不可能上48V的輕油電,改善油耗了。


不過,以開發真正國產車上,裕榮算是有心的,至少在嚴董時期,他是有想要弄國產車的。現在就算了,連賣場都開了,進了一堆大陸零件組裝,單純利潤優先的集團。

目前,電動車的時間已過(進入大逃殺狀況),油電車開發時間也已過(進入大逃殺狀況),純油車油耗比不上油電,油電開發上成本更高了。汽車如果沒大量補貼,或者出現新的方法,真的不容易。
就愛說實話
進貨組裝老舊東西就能大賣,幹嘛花大錢研發
都拿去研發測速照相機,噪音照相機,區間測速,時速都只能開40KM要研發車輛幹嘛? 腳踏車就能做到的事,用最嚴苛可笑的環保法規去檢核先進國家做出最好的車,還不通過,根本就是笑話,不用期待台灣在車輛這塊
arlo1011 wrote:
台灣有所謂名義上的國...(恕刪)


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說你....
我們公司有做伊朗無人機的重要零件,
你覺得他們不會做嗎?
會做不代表要自己做....
NIKE也不自己做鞋子阿,
開工廠要土地 廠房 員工,
生意不好還要養一堆人,
代工密集的大陸、台灣、越南,
只要景氣不好就會很慘,
因為品牌方把以上說的這些押給別人承擔,
懂??

PS:N7做的很好啊。
台灣不是造不出來,人材絕對有,但都是外行領導內行。
搞一搞摩托車還可以,汽車要整合的東西太多,問題就容易被放大。
各位可以找一些嚴凱泰的訪談紀錄片,就能看出很多端倪。

零件市場也可以看看....
台塑汽車跟納智捷...恩...都壞一些...感覺工程師連基本材料學都沒搞懂的東西...
連個把手、開關都能斷或是脆化的車廠...這誰敢買?
arlo1011 wrote:
台灣為何至今沒法搞出像樣的國產車?

1.沒市場
2.沒技術
3.沒人才
4.民族性不堅強
5.沒有錢
6...........
因為台灣不在美國爸爸規劃的汽車產業鍊裏.
幹嘛要搞國產車 ?
進口車稅收對政府來說也是很香啊,
裕隆都把補助拿來放款了,
要喝牛奶不用特別去養條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行了
就愛說實話
裕隆-->裕融 和泰-->和潤 好奇哪家放貸金額比較大???
因為 很多 扯後腿的 就一堆
所以 搞得覽 叫頭喔
arlo1011 wrote:
台灣有所謂名義上的國...(恕刪)


台灣就2000萬的人口,不可能什麽都強,
如果當年把人才資本都投入國產車,也許能有一番成績,
但就不會有半導體這個產業。

想想世界人口有100億,台灣要汽車機車產業、半導體、工具機、石化、
家電都是世界前茅,還要有好的健保醫生,可能嗎?
主要還是市場啦
市場的意思是說,就沒有那個營業額嘛
沒有那個營業額怎麼會有那個收入來做研發設計
同樣的道理你可以問:台灣那麼有錢為什麼養不出一個NBA等級的職籃
同樣的道理你可以問:台灣那麼有錢為什麼養不出一個MLB等級的職棒
別傻了,台灣連一支NBA,MLB球隊都養不起啦
smd6055
另外就是,製造科技的問題,人家技術可是綁的死死的,台灣連一根曲軸都車不出來啦,花錢請人車曲軸就不如買整顆引擎了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