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cvb4451 wrote:
你所提供的連結
沒錯
小黃司機們真的辛苦了
乘客千萬種
所以在這次事件中要被公審的
是乘客而不是UBER或是小黃
明白嗎?(恕刪)
也感謝您的回應
以下的回覆,不知是否算回答您,不吝賜教。
今天我們把這件事移出車外,也排除所謂的司機與乘客,就當成兩個人在街上互嗆。
開版大的問題,很明顯的就是想強加自己的主觀意識在對方身上,而且用詞遣字不佳,讓對方有受辱(挑釁)的感覺。
另一位當事者,就是想據理力爭,可惜底氣不足,最後淪為謾罵。
如果今天我們在路上碰到一個人走過來,莫名其妙的對自己指指點點,甚至出言不遜,我們該如何回應?如果是我,就一走了之,原因呢?我不認識你,我不需要因為你的言語攻擊爆氣回擊,沒事給自己找麻煩,甚至吃上官司(輸贏先不論),就當做走錯了路,碰到了不該碰的事,我還有我的事要做,不應該為了這樣無厘頭的狀況擔誤自己本來該做的事。
關於公審這個詞,我是覺得不太恰當,因為每個人的EQ與社會經驗有分,逆鱗的點也不相同,其實很難去體會當時雙方的心理層面,我與跟帖發言的諸位大大,都是以自己身為雙方當事人(或其中之一)來提出看法,然而理性與理盲的差別,僅在事情尚無結果時就不客觀的亂噴一氣,君不見過往那些當事情塵埃落定後,被提告公然侮辱或誹謗的?
道德的底限是法律,開版大也說提告了,當結果沒出來前,要如何評論誰對誰錯?凡事都講前因後果,但法律不容許的,是肉體的攻擊(先動手)與言語的攻擊(罵髒話),以上有許多判例,您可參考。一句〝它X的〞在朋友間,那是玩笑話,但對著不認識的人,那就會是一個衝突的引爆點。
我對這件事的觀點,只是在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立場,所以我會說『司機是靠辯論賺錢?還是載客賺錢?』每天都可能碰到一些莫名其妙找自己麻煩的人,也許是路人,也許是同事,更可能是自己的親人,如果每個都要爭到底,到底是對對方的不滿,還是對自己的苛求?
您也可以想想,如果您是那位司機,您會怎麼做?
我相信EQ跟年齡無關,但如果以這位司機來說,這樣程度的酸言酸語會讓他做這樣的回應,是否意味著經驗尚且不足呢?再跑個幾年UBER,也許見的聽的多了,更能釋懷且認清自己當下的角色?我擔心的只是,做了一份新潮的產業,就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司機就專心開車,基於禮貌的簡單回應很好,影片中司機一下子問哪來的,一下問頭髮剪多少,硬要聊卻未注意路況讓人抓小辮子再來爆氣,好嗎?
乘客就坐車到目的地好好辦該辦的事,要教人情世事,教朋友親人,對一個不認識的人,人家只會覺得你在找麻煩而已。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做事要有停損點,應對進退不也一樣嗎?如果一句〝抱歉〞、〝不好意思〞或是沉默就可以解決問題,我不知道這有什麼難的,路有很多條,非要挑一條崎嶇的走?
忙一晚了,先來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