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汽車駕駛人,重機上快速道路及國道的看法?


yen0515 wrote:
說這麼多 去駕訓班...(恕刪)

目前重機在快速道路的事故少
是因為本來數量就少?
或者是重機騎的安全?
還是其他駕駛看到重機就特別注意?
我也有重機駕照但沒有重機
但是對於此事我樂觀其成
不過若發生事情刑責要平等對待
因為重機路權同等於汽車的話,事故發生也要平等
125的話我就不贊成
你看一堆小朋友在市區就跟蛇一樣的鑽了,而且還瘋狂刷卡
要真的開放125上去國道警察跟殯葬業大概就有得忙了
所以重機我是贊成,125抱歉我無法認同
如果國道真的開放重機的話,應該也會要貼上eTag吧???
身為汽/機車駕駛人並不覺得開放有何不妥!
反而是汽車長年行駛中不注意後方狀況和變換車道不注意後方狀況的陋習才是問題所在!

現在正反意見充斥最持平的做法就是執行已經延宕4年的試辦,只要實際試辦就知道!
結果一翻兩瞪眼最沒有爭議!

我想除了為反對而反對的不理性人士外,應該都能接受試辦!


yen0515 wrote:
說這麼多 去駕訓班體驗看看阿


不需要,因為我沒有騎重機的打算。



yen0515 wrote:
白牌在市區一般道路死亡率也超高的 怎不見妳出來呼籲禁摩


白牌在市區死亡率老實說比紅黃牌低,
因為紅黃牌普遍速度比較快,
之所以常聽到是因為白牌數量本來就多。



yen0515 wrote:
一直在那邊假關心騎士的安危 那乾脆全台禁摩算了 騎士變超安全der~


我前面說過了,這是風險承受度的問題。
因噎廢食並不是好方法。
應該在可接受的合理範圍來降低風險。
紅牌已經開放快速道路了,
以台灣目前高速公路的情況來看,
我不認為適合開放紅牌。
當然這是個人觀點,
但是看起來主管機關交通部的觀點也是一樣。



yen0515 wrote:
以後未來真的開放 拜託請記住妳在這篇的留言阿 再回來看看有多可笑 不要像當初說開放快速道路會血流成河的那些人一樣啊 直接無視當初說過的話


未來會不會開放那是另一回事,
我前面說了,以"目前"的情況不適合開放。
也許未來法規更健全、用路人觀念更好,
到時候真的開放我也不意外呀。
這種事本來就是與時俱進的。



yen0515 wrote:
妳之前在別篇說過 都不減速撞上去 把人撞進馬偕醫院是吧!! 在那篇問你 妳裝死 到底什麼時候要說阿?


你難道看不出來喇賽跟認真的差別嗎?
那篇一看就知道我是在喇賽了。
主要是要讓一些喜歡惡意逼車的人了解行為的後果是甚麼。
昨天就看到重機在我眼前飆過去切換車道都不開方向燈的阿

如果上國道會怎樣 當賽車道喔~~~
基本上目前重機騎士都滿守法的啦~ 覺得可以試辦看看阿~ 只是這樣就要把etag貼好了~
同意上高速,但把越級駕駛罰責拉高,有照才能買車,路上實際操作到打門坎才發照,舉身邊案例,我有黃牌的同學18歲買白牌,買不到1年都不是三寶所害,都自己的因素騎到報廢,19歲買黃牌重機(gts300i r3 t媽媽 gsr)。我今年21歲,想說他們應該是有駕照才敢跟他們出門,結果到達目地才的知他們沒駕照,台64西濱洲美,平面道路亂鑽剪線,塞車等紅綠燈自動降級為白牌, 未保持安全車距超車 ,山路盲彎超車,產業道路單行道等紅綠燈插隊硬要卡位佔第1排(看過路上白牌我這年齡平面道路的騎法,把他想成黃牌大概就是這樣了。不敢說別人的騎法怎樣,我同學騎法就是這樣跟他們說了也不聽,高速公路夠塞了,無照三寶上去求他們別害到人就好了
我本身只有一台小綿羊跟轎車。
雖然也喜歡大型機車但諸多考量沒有買。
日後可能也不買。
但我支持大型機車上高速公路。
說高速公路速度快很危險。
但快速公路很多路段速限也是90、100
很多車也都是100、110在跑
高速公路雖然很多也都是120
也有120以上的,但大部份人還是表速速限+10內
這樣小的差距,撞了其實差不多。
而且,快速公路開放後這幾年其實也沒有聽說什麼重大事故。
要有的話,肯定被媒體拿來大做文章。
說高速公路車多,那也僅限部份路段
大部分路段一天車流量可能還沒有建國高架橋尖峰時段多
而且真的多到難以保持距離,多半車速也會慢下來
也有人說高速公路大車多
台61台64都從台北港出發
台64連接國1國3,台61往南一堆工業區。
大車會少嘛?
當然各種擔心是必要的,但不是裹不足前的理由。
就像長隧道對機車危險,這種國外根本不擔心的事情一樣。
很多根本就只是那些不騎機車的人在想像而已。
真的擔心的話,其實可以從車流量較少的路段開始試辦起。
上次修法的結果也這個往這個方向走。
其實可以訂個目標。
姑且不論遠通行徑如何。ETAG是個好用的工具。
可以用來做車次跟里程的測量。
試辦過程中可以規定大型機車一定要貼E-TAG。
紀錄車次跟累計里程。
如果車次里程跟重大違規或事故件數在一定比例之下。
就考慮做下一階段開放。反之就中止試辦作檢討。
或是多久期間累計里程或車次低於一個門檻,
就當作需求不高,也中止試辦。
有了實際數字,
總比大家只會在紙上、會議桌上討論各種風險嚇自己來的實際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