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簡單來講台灣就是自私罷了

板上那位砲很大的心態就是:
永遠覺得反正我開我的100, 110,在哪一線道你奈我何!? 不爽就自己表現一下技術去超車阿
你們這些超速的才應該去死一死,巴不得車在我面前撞爛~爽! 這樣高速公路我一個人開!
然後還是開在內線只開100

剛去完日本回台灣的我,自己租車也走了關越自動車道去群馬縣秋名山感受一下頭文字D
基本上在日本高速公路開車真正舒服,沒人按喇叭,沒人閃大燈,而且像我這種平日因為上班都跑高速公路遇到一堆龜車也是鑽來鑽去的,到那邊都超守規矩,順順開在中線開120, 超車在內線開140。有一次內線五六台集團車開140在超車, 我在中線也覺得前車100太慢想超車但切不了內線,我用最外線超車,結果我就覺得我這台車超奇怪的....

btw, 日本高速公路限速100, 不過10台裏面只有1台開100,其他都是開120左右(超車的就以上)。開不到100的基本上也不會上日本國道。這樣有打到誰的臉嗎?

台灣車輛密集度說真的比日本歐洲高,要實施會比日本歐洲來的難
但是請不要Please don't拿這個當藉口
有品的人遇到就會做。而不是在01上說嘴。
疑!我有說是因為沒有出過國,沒有國際觀的關係才會這樣砲嗎?

好像沒有講到

那當我沒講好了,不然砲火又要來了



herblee wrote:
看不懂在說什麼? 恕無法回應
有善心人可以翻譯一下嗎 ?

上面40樓所說, 都是高速公路基本的規則 , 不是什麼" 有的沒有的 "
台灣規則和國外完全背道而馳 , 並不代表國外就是錯的.
您不想懂 , 不想了解
對我一點影響都沒有

被噹就故意裝傻

高招高招
講歸講~~很多人手一放上方向盤,腳踩下油門,嘴巴說過的話就一股腦丟到車後去了!所以網路上很多人很優秀,台灣交通卻還是始終如一~~~


cloudtown wrote:
講歸講~~很多人手一放上方向盤,腳踩下油門,嘴巴說過的話就一股腦丟到車後去了!所以網路上很多人很優秀,台灣交通卻還是始終如一~~~

+1

就像講到電磁波問題
01上一堆不怕死的說電磁波不會致病
結果基地台要放他家
沒一個肯答應
我愛炸海苔 wrot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f5mrktPjrE&feature=related
這個影片算是找一找autobahn車子較多的一個影片了
其實還是比台灣少很多車
這種情況加上無限速
真的好開很多...(恕刪)

德國比台灣大多了,德國是汽車製造大國, 車輛不會少,都會區還是會塞車,
下面是 Muenchen附近的 A8 高速公路 , 當時由 Salzburg回來

通過塞車路段後, 內線就又淨空了
而且大多數的 Autobahn 都是二線道而已 , 比台灣的車道數還少,
但因為車速快,行車有規則, 所以流量高 , 看起來車子就少
內線最少是 200km , 外線也大多130km以上,我大概是開150-160km
所以同樣時間 , Autobahn它的流量是台灣國道的二倍

38try wrote:
其實簡單來講台灣就是.
台灣車輛密集度說真的比日本歐洲高,要實施會比日本歐洲來的難
..(恕刪)

日本也是汽車大國,不過它的高速公路通行費很貴,大部份通勤都有JR電車, 真的上路通勤的車不多
遠見雜誌在1995年有份統計,至1994年底,台灣共有475萬輛汽車,平均每4.5人擁有一輛,
主計處資料,2011是 655萬 / 2329萬人 , 增加到 3.5人一台車 ,還是比不上日本及美國的水準;
以家庭乘用車普及率來看,93年底台灣為54%,98年是59.2% ,99年主計處的統計是 57.8%( 下降當中??)
遠落後日本的91%,不算高的汽車密度。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vehicles_per_capita

但道路容納量卻有限,高速公路通行的小型車輛從1984年的8800萬輛次,攀升至1993年的23600萬輛次;但1993年,車輛公路保有數為每公里208輛車,與日本1990年每公里52輛相距甚遠,導致塞車嚴重。
(依交通部統計,今(101)年1-5月高速公路收費站通行車輛數2.4億輛次, 和1993年差不多)

台灣因為捷運路網未成型, 台鐵的運量也沒有捷運化 , 台北到新竹整個都是都會區
桃園戶籍有200萬人口, 新北市393萬加台北市266萬 , 其實還有很多流動人口
都要靠汽車通勤 , 車速又慢, 看起來車多

群馬在東京北邊,是山區比較多的縣, 如果是東京都 ,首都高是會塞車的, 下圖是箱崎 IC 之前

GPS 顯示紅色的就是



台灣行車毫無次序, 就算全部都蓋成四線道,也都沒有用
一定會有"四台車"以最高速併排行駛 , 馬上就封鎖整條高速公路
不必多, 四台就夠了
再不定出行車次序,建立"路權"觀念, 再多車道都不夠用

郭采潔 wrote:
被噹就故意裝傻

高招高招
..(恕刪)

我知道這是在酸

沒問題, 請繼續 無妨

herblee wrote:
台灣因為捷運路網未成型, 台鐵的運量也沒有捷運化 , 台北到新竹整個都是都會區
桃園戶籍有200萬人口, 新北市393萬加台北市266萬 , 其實還有很多流動人口
都要靠汽車通勤 , 車速又慢, 看起來車多


herblee wrote:
台灣行車毫無次序, 就算全部都蓋成四線道,也都沒有用
一定會有"四台車"以最高速併排行駛 , 馬上就封鎖整條高速公路
不必多, 四台就夠了
再不定出行車次序,建立"路權"觀念, 再多車道都不夠用


這就是我說的意思,我每天早上7點半從台北到竹北上班
基本上,泰山收費站前因為收費站減速先塞一次
一過泰山就是林口爬坡道在塞一次,這邊如果努力一點從"最外線"超車,通常都是"撥開雲霧見青天",因為最前方總有幾台並行80..或70。沒錯~很怕踩油門大力一點會很耗油,殊不知扭力高原才是省油的地方,我車子210匹,五檔開110比6擋開80還省油。
然後南崁前下坡道也塞一次,中壢戰備跑道再塞一次。

其實今天回家時我就在想了,如果台灣學習國外的方法,把內線讓給超車的人,也不會有這麼多車禍發生
台灣國道車禍數量遠高於歐美日,WHY? 因為要找縫超車,然後緊急事情發生,車子性能或駕駛反應不良就會發生了。

很多人可能覺得別人的車撞不完,不甘他事。就別哪天被撞之後又去推到貨車卡車之前而導致人命損傷。這樣有爽到誰嗎?

國道上早上幾乎都是一個人開車,因為台灣人真的比較辛勞,比較刻苦,很少其他國家的人願意通車個五六十~七八十公里去上班,或者就算需要通車,也都是搭乘大眾交通。可是今天在台灣的高速公路上,在早上時間確有8成是一個人駕駛而已。這也是主因。

日本國道通行費非常貴,我從成田機場開到群馬涉川市,通行費就花了6500日幣,距離不過是台北到彰化左右,而在東京首都高,基本上一上去就低消500~700日幣。

以價制量永遠在經濟學都是通用的。但是你我心甘情願嗎?這又扯到國外運行已久而且很成熟但在台灣卻被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咖小控制的ETC裝置。這說來就話長了......

herblee wrote:
我知道這是在酸

沒問題, 請繼續 無妨

我也知道你在裝傻

沒關係 你也可以繼續 無所謂

PS:搞清楚多線道右側超車不違規了嗎?
38try wrote:
這就是我說的意思,我每天早上7點半從台北到竹北上班
基本上,泰山收費站前因為收費站減速先塞一次...(恕刪)


您辛苦了,國一這段真的很塞,
小弟也常走 台北到新竹 , 最近在國一北上,過了楊梅交流,未到幼獅交流道之前,在爬坡道之前被追撞.
因為一碰到爬坡道,這是一個瓶頸, 車速就會慢下來,其實,爬坡是應該加油降檔, 維持錶速110km 。
前方爬坡車速往後遞減, 遞減到後方的楊梅交流道,就形成定點。
我是煞停後被後方的Toyota再追撞。 再加上五楊施工,動線混亂,後來就繞遠一點,改走國三 , 但是最快至少都要一個半小時。
路程其實只有70幾公里

差不多的路程如果在德國呢??
例如住在 Augsburg , 要去 Muenchen 慕尼黑上班 , 兩地相距也是約70幾公里
走 A8 接 A99 ,不必太快,開大約 150km , 不塞車半個小時就到了

如果能建立內線超車道,建立左快右慢的原則,嚴禁兩車併駛和右側超車
仿照德國 , 偵測到每公里車數達到 80台車, 表示要塞車了
那就 1. 機動提高車速 2.機動開放路肩 3. 機動開啟"閘道儀控"
以國一 100km 的速限, 台北新竹半個小時當然不可能 . 但是希望讓台北新竹, 可以在一個小時到達

台灣國道的次序真的太亂了, 積非成是, 居然還有人認為可以"右側超車"?
這是因為內線被佔用, 所以沒有超車道, 外線反而是空的

"右側超車"這在德國是"嚴重違規"

郭采潔 wrote:
我也知道你在裝傻

沒關係 你也可以繼續 無所謂

PS:搞清楚多線道右側超車不違規了嗎?

《史記》秦始皇本紀 「二世笑曰:'丞相誤耶? 謂鹿為馬。」

"右側超車" 是錯的
已經很多大大回答您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2990337&r=5&p=10#39117024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2786663&p=21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2786663&p=23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2786663&p=25#36636570




herblee wrote:
台灣國道的次序真的太亂了, 積非成是, 居然還有人認為可以"右側超車"?
這是因為內線被佔用, 所以沒有超車道, 外線反而是空的


全世界應該只有台灣有的現象就是

四線道
內一內二塞到不能動
外一外二反而時速可以七八十

其實就算台灣採取了德日的方法
也是沒用

因為教育已經定型
現在在開車的基本上都不是剛開車的,而是開很久的
他們被教導的方式讓他們根深蒂固的覺得自己是對的
彷彿政治一般不可碰觸,對方政黨提的就一定是濫法案一樣

小弟19歲第一次考駕照是在澳洲,然後在澳洲開了10年車
那邊考駕照,難阿。
道路駕駛什麼技術都考,緊急情況也會遇到,沒隨機應變到就謝謝下個月再見
反觀台灣考照,

人為國本,本固國強

慈禧太后跟明治天皇差不多時代人,也同是受到列強的欺壓
慈禧太后也覺得她的作法是對的,她不願改變
明治天皇願意改革,願意改變,願意遠離舒適圈

造就兩國不同的命運

說實話如果日本不炸珍珠港,現在我們在這邊都是在打日文,世界第一經濟體叫做大日本共榮圈

TOYOTA神車地位無法取代,HONDA NA性能比PAGANI 7.0twin turbo還強,SUBARU年年WRC拿冠軍獎盃多到蓋了一座1010大樓來放,MITSUBISHI 三菱壓過三箭BENZ地位,NISSAN GTR極速達到1000,F1全部採用MAZDA的 130B 轉子引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