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馬路上歐規美規水貨車氾濫到這地步

事實上,就是台灣總代理賣太貴

在美國一半價格就能享受了

你看整條街像制服的極度"潮濕"

這就是平行輸入自由競爭下的好處

雙B平民化,就是水貨商的貢獻

買總代理就比較好?
車子不會有假貨
那只是為了市場區隔做的商業手段罷了
一樣的東西,美國法規還比較嚴謹些
頂多為了環保法規在調教上有些微差距
歐規比較好?
個人覺得美規比歐規及總代理配備豐富多了

光是美規保桿加上hot climate option

適合小碰撞又高濕熱的台灣路況

寒帶小水箱加上小壓縮機的歐規車,夏天只能太陽下山後出車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ywwr wrote:
光是美規保桿加上hot...(恕刪)

美規都二手買便宜的,這些車商買家怎麼可能會看有沒有什麼hot climate option
以前家裡歐規水貨w210也沒問題啊,在沒高鐵的時候也常常跑北高
讓驗車程序簡化才是重點
搞的水貨新車活不下去,只能撿二手車
如果真的沒看到喜歡的我當初早就找好認識的幫我弄三年里程ok的外匯車了,價格便宜、奔馳的妥善率又不會太差(修起來倒是很痛,進口車一向如此。)。不過C300 C250 520這類外匯車真的多到扯...台灣車商代理商根本賺翻,汽車賺完,零件再賺,新車遇到車王出事又TMD沒國外的氣魄,把危機當轉機,只會推拖,200萬是我也找外匯車...
居然有人到現在還在懷疑歐洲車的冷氣規格,
是把車廠成千上萬的開發人員都當成白癡嗎?
沙烏地阿拉伯那些富裕沙漠國家,
難不成買的全是美國,日本廠的車?

事實上我三十年前買的法國原裝進口Peugeot 205,
燃料系統還是化油器的古老設計車款,
從新車到報廢用了15年25萬公里,
冷氣系統都沒給我出過問題,
忠實的提供夏天車內的涼爽.
美規雙B中古車會滿街跑有很多原因

1.售價
同年份同配備的美規車跟總代理的中古車
車價大約差30萬上下
即使是全新車
水貨車跟總代理也差了三五十萬
但全新車比較少人買水貨車是因為總代理有三年保固
外加全省多處據點方便維修
相對的水貨車的車價便宜
但保固方便性就差很多
因此全新車比較少人願意買水貨車
而中古車大多已經過保固期了
過保固的車主蠻多會選擇到外廠維修保養
這30萬的價差拿來養車還不錯

2.保養
保養費用:原廠原廠件>外廠原廠件>外廠副廠件
原廠工資>外廠工資
因此購買全新車者較不在乎原廠高昂的收費
但會考慮中古車的消費者
多半不會回原廠保養
就算到外廠保養
也會優先使用便宜品質好的副廠件
此時過保固期的中古車就有維修保養的優勢


曾詢問過相關的零件價格
高級車原廠零件>高級車副廠零件 (略高於) 國產車原廠零件>國產車副廠零件
外廠的工資:雙B>國產車
綜合起來
國產車過保固後還能接受回原廠保養的人
只要他選擇外廠保養
都養的起中古雙B


至於總代理或是美規的中古車哪個比較好
重點在於車況跟車價
車況好的幾乎都是行情價
很少跳樓大拍賣
但車況爛賣行情價的滿街都是
所以慎選車商跟車輛才是重點


買什麼車有什麼行為雖有相關性
但每個用車者的行為都是獨立行為
用少數個體的行為代表該用車族群的想法
稍顯以偏概全了

dz6810 wrote:
居然有人到現在還在...(刪)


歐系車冷氣 被修壞的居多,尤其是法系車~

台灣修車的觀念 保養廠老闆不會修 , 沒特工沒專屬工具,硬修~

修半套 、錢都收了 , 推說這型車本來就這樣&^*&((*(~

要不就是 施工不照原廠規範,出了問題 推說 本來就正常 或是其他不相關零件問題,來規避責任

光是BMW原廠規範,換底盤多聯桿跟三角架 需要子母升降機讓輪胎著地受力後 才可完全鎖緊~(應力關係)

客官們看看 有多少店家知道這一條 還會願意照者做的?

以前剛玩車,我都尊重店家師傅專業

聽多了,看多了,冤忘錢花多了,是個修車黑手還是專業技師 變成看對方對工作的執著態度而定~





c300真的很便宜
但是維修起來還是賓士的水準
年輕人買得起
但是養不養的長久
就是另外一回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