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cheng8686 wrote:至於,大氣壓力問題,下次在上山前您買包乖乖,到武嶺您就懂了。 這個我真的試過,今天夏天有一次上梨山,從台七甲線上去在經過羅東時買了些洋芋片,到了梨山,每一包都鼓鼓的,從梨山來開,準備從台14甲下山,結果就在合歡山隧道前.......爆了當時看gps上顯示的高度大概29XX公尺.....還沒到武嶺的3275.....
b8811002 wrote:同事說到那種下雪的地方引擎轉動速熱 熄火變速冷 應該還好啦,台灣的高山下雪應該沒法讓引擎"速冷"啦倒是雪鏈,感覺用起來可能讓人怕怕的,畢竟會比較顛簸,讓人覺得可能會傷底盤跟懸吊吧.....不過我覺得只要輪胎跟車身間有足夠空間,別讓雪鍊敲到或勾到底盤跟懸吊上的東西,應該就還好啦....真的有疑慮的話,那就多花點錢,直上橡膠雪鏈~~舒適度比鐵鍊一定好的多,但價位也
看了前面的回覆....我只能說000...沒有買到歐規/雪地規的車...千萬不要去挑戰雪地...台規...掛雪鍊是掛辛酸的..不會開雪地...掛800條雪鍊一樣變成碰碰車....沒概念..只會害人...會讓別人...下不了山的...
粉紅色的機車 wrote:看了前面的回覆......(恕刪) 台灣買得到的車,哪一台是你所說的寒帶規格?差異在哪?我上次去住松雪樓,路面結冰。還能再上武嶺的車不多。(包括我的車,只能由宜蘭方向下山)但是一些國產韓系4WD柴油SUV,看起來還能爬得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