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風太陽 wrote:
正義魔人最好如你所說的都合法,我知道你是開玩笑的。

要是自己做不到的,還要去檢舉別人,那就是偽君子,很爛的一個人了。

所以那些自認是正義魔人的,最好是捫心自問,你自己是不是都不會犯規?你所謂合法的駕駛行為是不是在馬路上被人當成"三寶"?成為"行動路障"?

要以我的想法,除非是那種惡形惡狀,真的侵害到你的行車安全的,你檢舉他沒話說,那種一般人都難以避免的違規行為,動不動就檢舉,也只是增加警察的困擾而已,還搞得人人自危。

我們台灣人很可憐,天天想像先進國家那樣的交通秩序,但實際環境卻是遍地機車,每天看著機車鑽來鑽去,開個車要左躱右閃,還要想像自己開車能像日本人一樣守規距,那根本就是陳義過高的問題了。(恕刪)


我的朋友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後山埤站路邊晚上九點多路邊臨停紅線(當然已經違規)等小朋友下課被正義魔人檢舉

一台機車逆向騎車過來對著車頭拍照檢舉他紅線臨停

因為晚上他在車內休息,只記得有人在車頭前方拿手機,也沒想到是在拍他照片

事後收到罰單才知道這位逆向騎來的騎士是在檢舉他

當然被檢舉的人心情不好

只是你知道你是被其他違規的正義魔人檢舉

心情就更OOXX了

逐風太陽 wrote: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三寶"成為某種駕駛人的稱謂,也不懂得指的是哪三種寶。不過,我個人是蠻同情三寶的,畢竟每個新手駕駛都可能經歷過"三寶"階段。我開了二十八年的車,但回憶第一次開車時,不折不扣也是個三寶。...(恕刪)


我對樓主的駕駛故事沒有什麼興趣也懶得看
你想寫自傳建議你可以寫在你的FB
看樓主應該是生活在新北市
既然在台北開車開了二十八年
還不了解二十八年來路上交通狀況的變遷?
至少二十八年前騎機車還不用強制戴安全帽應該有發現吧??
現在路上車輛比以前多了不少
主因是女性經濟自主抬頭所以女性自駕越來越多
加上台灣經濟變好了
有第一部車的年齡開始下降
結果就是現在看到的
為何三寶中有三分之二是女人就是這樣來的
現在還有第四寶的屁孩也是因此而來

什麼叫做新手
什麼叫做三寶
能把新手看成三寶之一我也是佩服你
三寶的反義辭是什麼?
就是正常人
也就是說三寶做的事是正常人不會去做的所以被叫三寶
那新手的反義辭是什麼?
就是老手
也就是說新手的問題只要累積經驗就不會再犯所以叫新手
你累積的那些經驗叫做防衛駕駛
新手沒有經驗只要守規矩就大體沒事
會出事九成都是因為違規
譬如迴轉撞到路邊停放車輛問題
看問題是角度沒抓好的不小心擦撞還是根本就完全沒在抓角度的離譜撞擊等
就能分辯到底是新手還是三寶
還是看個人啦,我也是開車28年換四台第一台0張開1年4,第二台開3年半五張,第三台20年二張罰單,第四台今年牽車,來01才了解真正的駕駛觀念,只怪政府沒宣導好,才會有三寶有逼車,演變有正義魔人,,開車大家都會開,觀念有正確,罰單不會來,要懂禮讓,,,逼車的人觀念很差,贏了一時,最後呢,,,現在大家都有行車紀錄器,會放過你嗎,碰到三寶,逼車,舉發就好,不懂他們在想什麼,無言。
逐風太陽 wrote:
在下怎麼覺得樓主是在...(恕刪)

台北廚餘 wrote:
我從考上機車駕照到...(恕刪)


我從考上機車駕照到現在30多年了.只吃過一張紅燈右轉,跟變換車道未打方向燈.總共2張.連違停一起算總共4張.
我不是不會違規,但是要違規多少次才會有機會被開一張單呀.說真的我同事朋友身邊的親戚全部加起來,也沒聽過有人
這麼容易被逮到違規被開單....

=====================================================

你知道台北市一年要開出多少罰單嗎?
2016年台北市開出的交通罰單有212萬件,罰緩金額為28億元,平均一張罰單是一千三百多塊。而台北市的汽機車總量是176萬輛,也就是說,每台汽機車一年平均要收到1.2張罰單,等同於要繳一千五百多元給北市府。

即使是以全台灣來看,一年的罰單數也是超過二千萬張,罰款金額也有一百三十億,而全台灣的汽車總量也才兩千一百多萬輛,平均也還是一部汽機車每年要收到一張。
事實上,真正上路的汽機車可能並沒有總量那麼多,實際上的每個人平均罰單數是要超過一張的。

因此,你的例子要不是臭蓋,那就是貴家庭親友是台灣稀有的守法家族了,你們的罰單都算在我的帳上了吧,對不起,是我拖累了大家的後腿了。

逐風太陽 wrote:
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嚴...(恕刪)


在山區彎路行駛,不想讓車上的人跟著標線甩來甩去,不是應該減速慢行嗎?
看到不少車子開直線道路跟開山區道路時速都差不多,真的覺得勇氣可嘉...

Deoxyribose wrote:
我對樓主的駕駛故事沒有什麼興趣也懶得看
你想寫自傳建議你可以寫在你的FB
看樓主應該是生活在新北市
既然在台北開車開了二十八年
還不了解二十八年來路上交通狀況的變遷?
至少二十八年前騎機車還不用強制戴安全帽應該有發現吧??
現在路上車輛比以前多了不少
主因是女性經濟自主抬頭所以女性自駕越來越多
加上台灣經濟變好了
有第一部車的年齡開始下降
結果就是現在看到的
為何三寶中有三分之二是女人就是這樣來的
現在還有第四寶的屁孩也是因此而來
很混
什麼叫做新手
什麼叫做三寶
能把新手看成三寶之一我也是佩服你
三寶的反義辭是什麼?
就是正常人
也就是說三寶做的事是正常人不會去做的所以被叫三寶
那新手的反義辭是什麼?
就是老手
也就是說新手的問題只要累積經驗就不會再犯所以叫新手
你累積的那些經驗叫做防衛駕駛
新手沒有經驗只要守規矩就大體沒事
會出事九成都是因為違規
譬如迴轉撞到路邊停放車輛問題
看問題是角度沒抓好的不小心擦撞還是根本就完全沒在抓角度的離譜撞擊等
就能分辯到底是新手還是三寶

=========================================

我要寫些什麼,要發表在哪裡,這似乎還是我的自由罷。
你沒興趣看,我好像也沒有逼你看吧?

至於你對於三寶的定義,應該是還沒有被寫入教科書吧?你不認同我說的新手都曾經三寶,這當然可以,但我也沒有義務接受你說的"三寶有三分之二是女人"是吧。
事實上,你的新手、老手,正常人非三寶的邏輯,我也看得很亂。

mistermango wrote:
在山區彎路行駛,不...(恕刪)


在山區彎路行駛,不想讓車上的人跟著標線甩來甩去,不是應該減速慢行嗎?
看到不少車子開直線道路跟開山區道路時速都差不多,真的覺得勇氣可嘉...
====================================

不知道你是不是常開車,底盤高和底盤低的車在山路上的表現是很不一樣的。當然,減速是一個辦法,但有時候不容得你減速,否則你就是路隊長了。
在安全的條件下,在合理合法的速限下,保持在大家可以接受的速度,比被不耐煩的車任意超車,對大家來說都安全多了。當然,再怎麼樣也是會有人執意要超車的,這你從照後鏡就看得出來別人的意圖,若是這樣,我就會打方向燈先安撫他,再找個適當的地方讓他先通過,我不會因被緊逼就加速到我沒有把握的速度。

我曾經在台三線南段有過極愉快的駕駛經驗,那就是跟在會開車的老司機後面,他不會神經質的頻頻煞車,即使是過彎也一樣。他的速度也讓人沒有超車的必要。
逐風太陽 wrote:
我要寫些什麼,要發表在哪裡,這似乎還是我的自由罷。
你沒興趣看,我好像也沒有逼你看吧?

至於你對於三寶的定義,應該是還沒有被寫入教科書吧?你不認同我說的新手都曾經三寶,這當然可以,但我也沒有義務接受你說的"三寶有三分之二是女人"是吧。
事實上,你的新手、老手,正常人非三寶的邏輯,我也看得很亂。


你要寫在哪裡當然是你的自由
所以我前面用的辭是"建議"
沒看懂嗎?
且我也沒說過你逼我看
不過是告訴你你後面的長篇大論我不會去看
是自我腦補還是惱羞成怒?


那你說的新手都曾經三寶就有寫入教科書了?
我也沒有逼你要接受我說的
扯什麼義務不義務啊?
是自我腦補還是惱羞成怒?
我寫的邏輯你看不懂是你的問題
年紀都一大把了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
這麼玻璃心還希望要大家來跟你一起探討?
結果是一點批評都不行
所以我還是"建議"你去寫在你的FB好了
這樣你看不順眼的就可以自己刪除
多好啊
逐風太陽 wrote:
不知道你是不是常開車,底盤高和底盤低的車在山路上的表現是很不一樣的。當然,減速是一個辦法,但有時候不容得你減速,否則你就是路隊長了。...(恕刪)


看得出來大大是會思考的駕駛,不是那種不顧及他人的惡劣或三寶駕駛。個人挺喜歡開車的,應該算得上常開,不過底盤高的車我無法置喙,家裡都是轎車和掀背車。確實大家車況都不一樣,除了車子本身條件(底盤高低、懸吊...)之外,駕駛本身素質、車上有無載人、載多少人也會影響,我自己在山路是以不吃線為主啦,後面的車想亂來那就隨他吧,山路死角盲彎多,如果瞄得到對向路況,是否要採用吃線的方式就自行決定,我跟大大一樣山區有適當的地方會讓,只是我看到的多半都是沒耐心或是愛開快車的人。

以我自身生活範圍內的交通經驗看來,為數不少的駕駛人開車很隨便,轉角紅線直接停了就下車買東西、在車流多的十字路口迴轉、方向燈不打就直接靠邊停、雙向單線雙黃燈一打直接擋住整個車道(有的甚至駕駛不在車上)...,這些亂象通通發生在川流不息的街上、鬧區,我還真沒那種恥力在車水馬龍的地方車子擺了人就跑;然而我只看過警察做兩件事,一個是鳴笛趕車;另一個則是處理車禍。這個從小長大的故鄉,從我會開車開始,還真的沒看過警察對違停的開單,警察的工作很辛苦,我也很敬重警察;但是警方對交通怠忽職守的做為也是事實。

站在輔助警察或是彌補警察消極做為的角度,我支持人民有檢舉的權利,檢舉人本身用違規的行車方式檢舉別人,我也支持檢舉那樣的檢舉人。本身開車資歷約4、5年(實際上路),收過3張超速罰單,但沒有被檢舉的。我真的認為違規不可恥,知道自己違規有擔當的繳掉罰單,我還很欣賞這樣的態度,不過多的是願賭不服輸、理由伯、牽拖的駕駛人,違規都不怕妨礙到其他的用路人,怎麼一張罰單就在鬼吼鬼叫?
台灣的風氣不正是處於互相傷害、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程度嗎?
小時候長輩常常教導吃虧就是佔便宜,互相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可是曾幾何時變成佔便宜者越發得寸進尺、軟土深掘
然後又有些族群,為了掙取權益玩法律的文字遊戲
道德是自律,而法律是死的
當科學家們想盡辦法要讓機器越來越人性的思考對應
結果反倒是人的思考越來越只有黑白的兩分彊化
再來政策讓貧富差距加大
人心也只會更不平衡

說到底,只要大家都能 "安居、樂業",不要太扯的夢想可實現的話
誰會去斤斤計較?當然除了心態不當的人例外啦

咦?好像扯遠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