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汽車品牌和產業對比


Hardon666 wrote:
現在的確MTK和高...(恕刪)


在小米之前的 很多手機商家都是用聯發科 包括OPPO 聯想之流

是小米開了一個局 其他廠家不跟上 魅族就是前車之鑑

nihaotw2013 wrote:
在小米之前的 很多...(恕刪)

小米幫聯發科開什麼局阿....無言
是高通幫小米的高規低賣開局阿,高通的SOC本來就很有名了.....小米剛出來的時候是打著跟別家旗艦一樣的規格,但價格只要別家的一半,再搭配飢餓行銷 手機期貨等方式才打開知名度的....
MTK一直想攻高端市場,無奈一直失敗,MTK當初多人用是因為他的turn key方案,不知道什麼是turn key 可以自己谷歌,MTK本來就是以中低端手機為主,只是一直想衝高端市場而已
樓主來自對岸

tsmc技術世界第一
mtk幹掉中國一堆ic設計公司

中芯科技說要幹掉TSMC
結果愈差愈遠 哈哈哈 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中國什麼都沒有
只剩下人民上網來嘴砲而已

中華民國(台灣)IT產業狂勝中華人民共和國



男神下凡 wrote:
樓主來自對岸tsmc...(恕刪)

.....我覺得你是來亂的@@
台GG的確狂贏中芯,不過MTK的位置就很微妙了,海思的確來勢兇猛,在MTK放棄高端SOC的當下,我只能慶幸海思受限於他的商業模式而沒將SOC外賣,我也說過海思今年要進前20大半導體廠沒問題,或許是吊車尾,不過至少是一個開始
如果你是台灣人的話,我覺得你已經喪失理性,令我為你感到羞恥...
男神下凡 wrote:
樓主來自對岸tsmc...(恕刪)


台灣就是有一堆內奸,還會故意刪文帶風向,難怪現在沒人想信01,只剩嘴炮跟酸文。
小市場的台灣國產品牌 經營之道古人已經教過了 只是不學起來有什麼辦法呢?
馮援客孟嘗君 台灣車價應該大幅降低 不求賺什麼利潤 就是不賠本也好
在台灣取得一定的市佔率 是在台灣買個仁義 讓台灣人真心包容你 支持你
其次 市占率高 就有妥善率的改進基礎

這有做很難嗎?
三言兩語哪講的完?不過民族性佔了一部份

nihaotw2013 wrote:
納智捷 vs 比亞迪 吉利

htc vs 華爲 小米

IDF戰機 vs J20 C919



htc 納智捷都進入了中國 俄羅斯市場, htc更是美國 日本 歐洲市場都曾經熱銷 但最後卻節節敗退 問題出在哪裏

吉利汽車開始做車的時候中國市場都被合資品牌車佔完了 中國政府當時是不允許私人企業搞汽車的
不給李書福發牌照 說汽車市場飽和了

結果李書福到處哭訴 說給他一次失敗的機會 哪怕失敗了也不怪政府 自己承擔所有風險
最後收購了一個市場上已有的汽車品牌 才順利獲得汽車生產資質

比亞迪的王傳福也是 當時爲了牌照到處求人 收購了西安的一個汽車小廠後才順利拿到牌照
現在比亞迪的k9電動公車都賣到臺灣了 淚

王傳福還說的過去 起碼是中國大陸一個研究所的專業研究電池的技術員
而李書福居然是一個放牛娃 大學都沒有念過的農民 居然可以把只有歐美日韓才能玩轉的汽車工業玩的那麼溜


爲什麼民主體制下的臺灣品牌 幹不贏共產專制下的中國大陸品牌,就好比韓國幹不過北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很混
台灣和美國 日本關係又好 可以很好的從美國 日本引進技術 idf當初就是用美國的技術 零組件做起來的 最後居然做沒了 培養的人才還被韓國吸收
台灣政府還曾經說過國艦國造 最後又沒有下文 而中國的航母 核子潛艦都快出來了

大家有什麼看法 各抒己見
...(恕刪)

男神下凡 wrote:
樓主來自對岸tsmc...(恕刪)


對岸不是簡體字嗎?他們還會使用高大上的繁體字
Hardon666 wrote:
吉利的外銷很差啊.....吉利的外銷成績要看他收購的VOLVOL吧,他讓VOLVOL起死回生的確很厲害
至於比亞迪的電動巴士就別一直吹了,全世界巴士電動化的比率有多少?德國賓士已經宣布要殺進電動車領域,嚇得特斯拉股價大跌,別忘了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也是卡車 公車的大廠,比亞迪能威風多久,吉利都比他強多了,更不用提豐田現在在搞固態電池,一旦搞成,直接從油電混和轉到純電動,豐田本來就是油電混和的大廠,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賺錢的車廠


特斯拉市值超過萬億美元了

比亞迪也是很厲害 怎麼說
結果納智傑只剩下台灣市場,還賣不了幾台車,新店裕隆城的展廳越來越小間
HTC手機已經快斷氣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