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智捷退出大陆市场:没有公主命 得了公主病

22october wrote:
纳智捷退出大陆市场:...(恕刪)


向來不排斥納的我,也覺得這篇中國文章中肯。

納智捷外型內裝都太醜,太沒有設計感,我看中國近期的自主品牌的車,無論內外觀都超英趕美,引擎也是會跑不吃草,此刻的我,也放棄納智捷了。

設計師要加油,不要老是中華美學套用法式浪漫,簡直慘不忍睹。

還有那個logo, 沒事一個人在裡面幹嘛?停止書法,中國美學有那麼難嗎?
越看越像
囚犯的囚字

pippenyen wrote:
向來不排斥納的我,也覺得這篇中國文章中肯。
納智捷外型內裝都太醜,太沒有設計感,我看中國近期的自主品牌的車,無論內外觀都超英趕美,引擎也是會跑不吃草,此刻的我,也放棄納智捷了。
設計師要加油,不要老是中華美學套用法式浪漫,簡直慘不忍睹。
還有那個logo, 沒事一個人在裡面幹嘛?停止書法,中國美學有那麼難嗎?
打這麼長一篇,都是廢話
為什麼呢??

裕隆搞車子搞幾十年了你說一下??
台灣又不是沒錢沒人才,不做而已
不做也沒關係,不要搞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沒人挺才回頭來怪台灣價值不夠

whitesox wrote:
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開發行銷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整車廠在打開全世界知名度之前,必須先在國內站穩腳跟
重要零件、總成在被國際大車廠接受前,必須先被國內車廠採用長期使用累積經驗口碑

愛信是靠豐田起家的,人家不可能一起步就去找大眾
豐田是靠日本市場起家的,人家不可能一造車就賣去美國

要是德國沒有Benz, BMW, VW,也不會有Bosch, Conti, ZF

於是話說回來,台灣市場有多大?養得起自主研發的車廠和主要零件總成廠嗎?

以往汽車只要能動能載人就好的時代可以
現在沒有百萬輛車的銷量,養不起一間中型整車廠,就算集中資源只做一型車,年銷量至少也要50萬輛才養得起幾間重要Tier 1,先養得活才能持續研發投資,這麼小的規模,我想股東要做好所有盈餘都投資研發還要賠20年的心理準備才能在世界上打響名號

以前瑞典有Volvo, Saab,澳洲有Holden,捷克有Skoda,西班牙有SEAT,但現在不是被併購就是收掉了,就是因為現在新車研發投資愈來愈大,沒有足夠的本國市場根本不可能繼續研發

新聞媒體時不時聲稱台灣汽車零組件業多牛多強,甚至說是台灣之光,讓業界人看了就好笑,這完全是夜郎自大

實際上全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總產值頂多70億美元,就算全部加起來都不到世界Tier 1前40名,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在世界上幾乎只能做AM,就是副廠品。AM品和原廠品(OES)看起來一樣用起來很多時候也一樣,但AM品的技術含量和研發投資不到OES的零頭。做原廠零組件至少要上千小時的信賴性測試,AM品很多時候在研發時根本不做信賴性測試的。


https://www.cier.edu.tw/public/Attachment/65161662771.pdf
其實技術不如人, 這都不是問題

問題最大的是技術不如人, 然後又想騙人
這可能就是公主病的病因吧


Speed Wick wrote:
打這麼長一篇,都是廢話
為什麼呢??

裕隆搞車子搞幾十年了你說一下??
台灣又不是沒錢沒人才,不做而已
不做也沒關係,不要搞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沒人挺才回頭來怪台灣價值不夠
如果最早沒把消費者當敵人
今天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瓜仔9527 wrote:
如果最早沒把消費者當(恕刪)


拋棄放生是最無恥的行為!
不負責沒擔當更不會是能長久的企業!
taiwanprofessor wrote:
很多都是外行網軍,講黑話,很多網民被誤導
「曾參殺人」似的,白的天天被抹黑講成黑的,一篇 兩篇 三篇...... 自然都認為黑的。
敗筆在於第一代的 2.2T 引擎 ,U7 M7 , 故障與油耗, 後來改良的ECO HYPER 改善了, 卻永遠擺脫不了歷史的原罪。 變的有如整個的納智捷車系都是如此一樣。

第二個是U5, S3 的東風引擎,不是完美。導致一敗塗地。 爬不起來。 如今的停產此二車型是正確的。

一再抹黑的沒有技術?
變速箱是專業技術與量產,一個小小品牌,每月銷量幾十到2700 台,要自己研發什麼變速箱?
不如買專業的JATCO 與愛信公司,兩個首屈一指的知名變速箱提供廠。與世界的眾多悠久大汽車廠作法是一致的。
不斷的傳播納智捷沒有自己變速箱技術的網黑,不是自己無知,就是惡意黑心。 (恕刪)




既然一開始的U7 M7 故障率與油耗都很爛,打壞口碑了,那接下來的ECO HYPER版本不會入門款一台50萬來賣嗎??

但是納智捷接下來的版本卻是認為妥善率有改進所以加價賣,而且還是堅持不二價,被你騙一次的消費者還會加價又不二價的再次消費你的產品嗎??更何況所謂妥善率有改良的版本比起競爭對手油耗跟妥善率還是爛,只是跟自己比不像之前爛的那麼誇張而已,沒那麼爛但是還是很爛的東西加價賣給你你會想買嗎??

一台拼裝車消費者知道他研發費很少,心中對他的價值感就折扣了很多,然後賣的價錢跟研發費幾百億的競爭對手一樣高,這就像是一家餐廳端出的水餃是超市的冷凍水餃然後賣手工水餃的價錢,賣不好之後抱怨消費者對他有歧視,為什麼隔壁辛苦包的手工水餃老是賣得比他的冷凍水餃好,明明價錢都是一樣的阿,冷涷水餃又沒有比較難吃啊!!就像納智捷一直強調一年一千萬美金研發費用推出的拼裝拉皮車是跟國際大廠一年投入百億美金研發的車品質一樣好的啊!!
22october wrote:
纳智捷退出大陆市场:...(恕刪)

不客觀,選錯合資的車廠吧,一樣是沒技術,無法互補,結果跟一堆內地自主車廠一樣。
Speed Wick wrote:
打這麼長一篇,都是廢話
為什麼呢??

裕隆搞車子搞幾十年了你說一下??
台灣又不是沒錢沒人才,不做而已(恕刪)


沒知識不可怕,學就行了
沒邏輯思考能力,你學都沒法學,看都看不懂

你打了很短一篇的廢文來證明你自己的知識和邏輯思考能力的缺乏給大家圍觀

就算裕隆過去幾十年很用心研發,現在一樣會做不下去
Holden 1908年開始修車1923年開始做Tier 1 1948年開始自主生產汽車,自己有引擎工廠,這歷史比裕隆強太多了吧,人家1931年就是GM集團成員,比只能花錢買圖紙的裕隆競爭優勢高多了,結果2017年還是停止了造車

SAAB 1944年開始造車,比裕隆早了16年,還背靠國防工業的母集團,然後2011年也掛了,只能賣給大陸

說你沒邏輯思考能力,就是因為你沒看到我文中「現在開發新車」的投資太大,一定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才有可能進行這一點
16吋鋁圈 wrote:
拋棄放生是最無恥的行為!
不負責沒擔當更不會是能長久的企業

嚴格說起來裕隆比鴻海良心多了
當年奇力光電破產鴻海完全不管不顧
裕隆撤出大陸,僅僅三個月前還增資59億新台幣過去收爛尾
說他技術不到位可以
但是說他不負責沒擔當就與現實不符了喔
這59億打了水漂,代價是員工都拿到了薪水
對岸的眾泰可是老闆跑路員工拉布條抗議欠薪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