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CC 最新道路撞擊實測

先不論哪牌車,看了影片,其實這個速度撞下去,車尾這樣算很不錯了~
如果不潰縮,XC40裡面的人可能會內傷。

不可否認,T牌國產沒那麼慘,感覺造車比較認真了~A柱沒變形,沒有那麼軟。
這個給給他拍手~
小葉叔叔 wrote:
如果品牌對調應該會讓(恕刪)

呵呵!好像有道理.
~天下是給有權力有能力的人而善為之~
秋之涼 wrote:
雖然我真的覺得頭油大(恕刪)

BMW引擎蓋是鋁合金(二手指就可以打開了),輕的不得了但引擎室結構就結實不得了都是鋼塊, 我前車ESCAPE的引擎蓋重的不小心會手指脫臼.
~天下是給有權力有能力的人而善為之~
------------------
資料來源 https://www.kingautos.net/198568

車輛車頭及車尾的潰縮區能夠吸收撞擊時的衝擊力道,另一方面也延長了車輛真正撞擊以後停止的時間,進而減少車內乘客受到的衝擊力。

汽車製造商現在會將乘客所在的座艙位置設為「Safety Zone安全區」,或者「不可潰縮區」。採用高強度的鋼材搭配堅固的結構設計,讓整個座艙區域在撞擊之後仍然能夠維持完整,保護車內乘客的生存空間不被壓縮。至於車頭和車尾非乘客所在的位置,則會透過強度較低的鋼材製成,同時也會在鋼材上設計摺痕,以便在撞擊時讓鋼材像手風琴一樣凹折壓縮,達到緩衝撞擊力道的作用。

雖然潰縮區的出現變成了車輛安全基本要件,但也讓不少人誤會「現在的新車越來越軟」。不過事實上,現在的新車在擁有潰縮區之下,每一個世代的更新,都讓座艙的結構剛性越來越強,即使是過去有「不壞之身」稱號的Volvo,現在也朝向「完善的潰縮區搭配高強度座艙架構」的概念去設計車輛。因此,下次看到車頭車尾發揮完整潰縮功效,但是座艙還是堅固完整的車輛,可別再誤會它們「不夠耐撞」啦。
阿強kuest
老Volvo真的粉硬,但耗油,現在的Volvo已不這樣搞,它們主要保護車室不變型為主。
CC撞VOLVO結果這樣,感覺CC有進步,VOLVO大退步。
另外,VOLVO又推撞到前面至少有10幾年車齡的福特ACTIVA,
竟然看起來也沒贏,
這....「VOLVO=戰車」這句根本是過譽。
雖然理論上來說,實驗室的撞擊測試會比較公正,
但平常一堆人都是看新聞事故的實際撞擊照片來嘲笑國產車,
這下可好,換進口戰車被嘲笑,也是正常。
阿強kuest
你可拉出來看看福特傷多重,還退步🥱
st270b wrote:
影片在此.這CC幾乎沒煞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gX5MMuMEYY


下載影片量了一下

20米移動了 21frame ,1秒 30frame

計算一下 20/ (21/30)*3600/1000=102.85 km/hr

volvo 被 時速 102.8 kiss 一下,雖敗~~
Eigen
前車、攝影車、都是很低的時速,只有一輛開100,沒煞車直接撞上前方靜止車輛,很正常?
zilong
又不是跟你討論CC駕駛正不正常,要說的是高速公路上時速100是常態。不論廠牌,只要在國道上被撞經常都是高速情況下。所以這樓volvo被高速衝撞不是個案。
wow 這種實戰最準了XD
K4481 wrote:
不意外 開這品牌的駕駛 有很高的比例 就是這樣


不意外,用這種大頭照的人,腦容量跟理解力就是這樣!
volve屁股撞這樣還是volvo嗎?

跟中國吉利汽車併購volvo有關係嗎?

還我真正的北歐volvo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