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車頭及車尾的潰縮區能夠吸收撞擊時的衝擊力道,另一方面也延長了車輛真正撞擊以後停止的時間,進而減少車內乘客受到的衝擊力。
汽車製造商現在會將乘客所在的座艙位置設為「Safety Zone安全區」,或者「不可潰縮區」。採用高強度的鋼材搭配堅固的結構設計,讓整個座艙區域在撞擊之後仍然能夠維持完整,保護車內乘客的生存空間不被壓縮。至於車頭和車尾非乘客所在的位置,則會透過強度較低的鋼材製成,同時也會在鋼材上設計摺痕,以便在撞擊時讓鋼材像手風琴一樣凹折壓縮,達到緩衝撞擊力道的作用。
雖然潰縮區的出現變成了車輛安全基本要件,但也讓不少人誤會「現在的新車越來越軟」。不過事實上,現在的新車在擁有潰縮區之下,每一個世代的更新,都讓座艙的結構剛性越來越強,即使是過去有「不壞之身」稱號的Volvo,現在也朝向「完善的潰縮區搭配高強度座艙架構」的概念去設計車輛。因此,下次看到車頭車尾發揮完整潰縮功效,但是座艙還是堅固完整的車輛,可別再誤會它們「不夠耐撞」啦。
個人積分:6681分
文章編號:82873146
個人積分:2587分
文章編號:82873403
小惡魔新聞台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