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都是A柱行人要懂得退三步啊!

四輪大爺要過馬路
你行人別跟狗一樣擋路好嗎?

說真的啦
看那些行人走路這麼悠哉,如果撞死人無罪油門還真的給他踩到底了
路人39
上車一條龍, 下車一條蟲[笑到噴淚]
altairchou
感覺四輪不會比兩輪大爺兇欸
路人39 wrote:
其實主要的癥結不是你(恕刪)


之前好像有人提過
人行道往路口退10米左右
可以避免車輛的轉彎死角
會切西瓜轉彎的不管改什麼都一樣什麼都看不到啦
zzziippp wrote:
四輪大爺要過馬路你行(恕刪)



哪一天妳爸媽年紀大過馬路走得慢被撞死歡迎你上來說一樣的話。
YT.Tseng
看來你不懂他在反串...
altairchou
來黑四輪製造爭端的
開車確實要注意,視線死角多,注意力也不會全時滿分,上路還是要多小心。
cinnamon coffee wrote:
你不知道左轉車不只有(恕刪)


出事不推給A柱 難道要說 我懶得 移動尊貴的軀體 往前看....
afa60 wrote:
之前好像有人提過
人行道往路口退10米左右
可以避免車輛的轉彎死角

此案例做分析(這算是很好的設計改善)

分析此路口的設計組成,以道路邊緣(交叉方向)(編號6)為基準,往後(右)依序是
  1. 機車待轉區(編號1):放在最前面,但不超過道路邊緣(交叉方向)(編號6),以免阻礙另向交通。
  2. 自行車道(編號2):位於人行道外側(速度分道)。
  3. 僻護島(編號3):將中央分隔島的頭端盡可能的往路口正中間延長,迫使轉彎車無法使用切西瓜的方式通過路口,創造出來的區域也可以讓行人站立等待綠燈通過。
  4. 人行穿越道(右邊)(編號4):不需要退縮。
  5. 人行穿越道(左邊)(編號5):越往後(右)退縮(退縮距離,編號7)效果越好,但也不要改變原來直線方向太多。
個人覺得可以再改善(調整)的地方
  1. 僻護島(編號3)往前移至道路邊緣(交叉方向)(編號6),但不超過:更延長迫使轉彎車無法使用切西瓜,同時可以把自行車道(編號2)納入保護範圍。
  2. 隨著僻護島(編號3)往前移,人行穿越道(右邊)(編號4)汽機車停止線(編號9)也可以往前移。
  3. 自行車道穿越(右邊)也該適度退縮,比較安全,沒道理說會撞到行人,就不會撞到自行車。
建議考汽車駕照,左轉需要強制左右擺頭移動身體,確認A 柱後沒有人車等、人, 相信養成好習慣後,必能減少悲劇發生機率。
doremicheng
這裡是台灣, 考照歸考照, 跟實際上路不一樣. 看看超車道可以被理解成超速道了
Zood Reenk wrote:
那些柱已變成撞到人的代罪羔羊,奇怪的是以那些柱擋住視線為藉口的人,他們的頭部與脖子都像雕像那樣固定不能動嗎?

你在乎叫頭不要動的藍藍路機車黨主席嗎?

從來就不是A柱的問題,而是黑不見底的隔熱紙,遮蔽了視野,讓駕駛看不到路!

帶著墨鏡,反應本來就是比較慢!
風花雪 wrote:
如果你常開車就知道根本不可能每個都路口中心再轉XD

沒有人要你一定要越過道路中心才左轉,但至少應用乘客座緊貼道路中心才左轉

台灣10個有9個開車的,左轉的時候,左邊的輪子還輾的分向線
陳阿瓜~
然後後面跟車的輾得更多 一串一起過去 好快樂 直行車都傻眼了
doremicheng
後車直接逆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