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連桿與扭力梁後座舒適度

吾人覺得以台灣而言,路面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路夠平,什麼懸吊都很舒服
不知道有沒有altis的新舊車車主,altis常年後懸吊
都是扭力梁,新款好像改為多連桿,大家覺得新款
的多連桿懸吊比較好還是比較不好.
amgpower
altis的新舊車車主路過﹐舊9代ALTIS扭力梁裝TEIN+後下拉+降低輪胎扁平比新12代雙A臂懸吊﹐全車原廠就比9代改上敘那些優秀了﹐但!過沒多久也改高低軟硬TEIN+前後拉﹐因為舒服高速又穩。
期魂小桑
我有聽錯嗎?扭力梁會比較舒服?你怕是不知道左右連動的感覺吧?
bmw_m3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altis的新舊車車主

我們公司的公務車剛好是前後兩代的 ALTIS。我的感覺是,現役的多連桿底盤的確對以往扭力樑在高速公路的高速漂移、搖晃感有所改善,但是對於不平路面的車身回饋則是不見改善,一樣搖頭晃腦,我認為是結構以及車身鋼性的問題。
bmw_m3
可能是避震沒調好
amgpower
12代雙A臂懸吊﹐原廠避震已有改善(低中速時)﹐但若高速仍會不足我實際測試﹐若只換日本TIEN避震器﹐會感到車體剛性跟不上﹐再拉兩支拉桿後﹐現在我就覺得剛剛好了﹐既吸震又舒服又穩。高速很安心
我自己的上一輛車是國產 MAZDA 323 (多連桿懸吊),目前則是現役進口馬3(扭力樑底盤)的車主。
我的駕駛感受是,一般速度(80公里)以內,根本感受不出來懸吊的差異,但是車速如果高於100以上,在做左右橫向移動(超車、變換車道)的時候,後軸的左右慣性漂移感就會出現,速度越快越明顯。而以前開323做高速左右移動,後軸明顯穩定很多,四輪的一致貼地感讓人非常放心。

不過,新馬3的後軸即便沒有以往323的多連桿安份,但由於車車結構、鋼性表現優異,加上懸吊調教後仍有不錯的穩定性,只要有一定的駕駛、操控技巧、仍然不難駕馭,高速開起來依然得心應手。

補充一下後座的乘坐感受,到目前為止兩年的時間,我的後座乘客不多,但似乎沒有聽過甚麼特別的不良感受,只有一個曾經反應過新馬3 高速過彎側傾有比較明顯,如此而已。
bmw_m3 wrote:
看了許多影片,似乎朝(恕刪)


買雪鐵龍的魔毯懸吊
後座使用扭力梁恐怕在時速不高的情況下做變換車
道的時候,後座就會有詭異的扭動與漂移,如果變換
車道時剛好有坑洞,效應更加明顯,而如果坐在前座,
則不會有任何感覺,只會感受到路面不平的跳動.
用比較誇大的形容就好像是把人綁在座位上甩,有一
種被甩動的感覺,這樣形容應該有點接近了,如果後座
使用獨立式的懸吊就比較不會有類似甩動的感覺.
大家提到的震動抖動很跳應該要歸咎避震的部分而不
是懸吊,為什麼會有扭力梁比較穩定,應該是扭力梁的
平衡桿效應所導致的感受,後座獨立式的懸吊本身與避
震兩者如果沒有調整好就出售的車子,可能就會讓消費
者感覺比較跳,而不是獨立式懸吊比較不舒適.
接下來還有車重比,猜測後置引擎會讓後座扭力梁變穩
定,因為重心在後方了,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taipeiepisode wrote:
不管哪種懸吊,最重要(恕刪)


沒錯,主要還是看針對每台車的特性調教之後的結果,好比說向來以乘坐以及駕駛舒適性為主打的日產車,多數車款懸吊設定都是以扭力樑為主,但旗艦車款像是Altima就使用獨立式懸吊,但也並未因此失去舒適的特點

神人直接用LEGO做實驗給你看~~~

bmw_m3
有人可解釋一下嗎?
kamixg3781
他有獨立多連桿嗎? 我看他組合就(麥花臣+半獨立後懸吊)還有金龜車懸吊(扭力桿+搖軸) 再加一個貨車用的懸吊
開上「扭力樑」的車就是先天性不良﹐後天難以挽救
「扭力樑」只有一個優點﹐省空間、免後續維護保養、生產製造成本便宜。



「扭力樑」的轎車 - 過彎時需要等﹐沒辦法太快過彎﹐會有種不安感降臨﹐左邊壓到坑洞﹐右邊也會跟著晃
即使改TEIN避震+後下拉桿、降低輪胎扁平比﹐過彎時明險吃力﹐仍比不上前車「獨立懸吊」的休旅車。
「扭力樑」抓地力比不上「獨立懸吊」來的浮貼。

故買車前都會先看﹐這車什麼懸吊配置再來考慮。
不談品牌﹐有些入門陽春車種也是使用扭力樑。
只是更粗了一點﹐只是文字不同﹐但基礎就是扭力樑﹐下去延伸變化而成的。


若你已開上「扭力樑」的車﹐請開慢一點。


但是「扭力樑」的車還是能改善的﹐最快方式就是換車。
amgpower
我沒開過法系扭力樑﹐只開過國產拖曳臂。 既然你說了(看就知道沒開過法系車)﹐同樣可套入上敘=只是更粗了一點﹐只是文字不同﹐追求結構簡單省成本。 扭力樑&拖曳臂的唯一優點: 省保養費、沒耗材損失。
期魂小桑
有的人就是白癡,先天上的缺陷非得要用上法系車,避震器調教來說事,,這些人根本不知道左右連動是什麼感覺,不是開多快多穩的問題,是左右連動的問題無法解決
好像有許多基礎款轎車與休旅車的後懸吊
都改用多連桿的設定了,或許未來兩種懸吊
都會有改善,扭力梁改得更穩定,多連桿改得
更不占空間.
amgpower
跨界休旅車Honda HR-V扭力桿、Corolla Cross(扭力樑)非獨立拖曳臂機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