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撞車的後方,用機械捲繩機,隨車輛往前移動,慢慢放下繩子繩子上每隔20公尺會有充氣包,邊放下邊充氣,大概大型海灘球大小,但最尾端的那個大概一個人高。繩子放到完,車子後面的繩子大概總長100公尺,並有5個充好氣的球。繩子跟球體都具有重量,避免被風吹歪。若有恍神車主,會先撞到最尾端的大球,降低傷亡可能性。工程車作業結束,緩衝車用電動捲繩機將繩子收回(氣球同步消風)。專利申請~
***本人極度討厭ACC仔 內線最高時速仔龜仔***但是公共安全責任在雙方,駕駛需要專心,工班也要維護用路人安全.就好比學生天資普普 老師就可以放任不管嗎?第一支影片26:50處可以看看人家的cone zone鋪多長.不要說甚麼國外地廣人稀才可以這樣做,裡面是馬來西亞雪蘭莪地區,塞車比台灣嚴重多了.(影片是疫情時期)第二支是"不然你去鋪三角錐啊"的解決方法:用幾台車拖慢車流幫前面工班爭取空檔作業時間.這方法擾民嗎?會被罵爆嗎?絕對是.但是工安就是建立於浪費時間金錢的基礎上,就像太魯閣事件就曾有專家質疑施工坡為何沒有設防護網,但還是有鄉民嘲諷多此一舉.往往發達國家的安全措施在落後人種眼裡都是多餘的.ex日本
wkh2006 wrote:可能可以用拖拉式的三...(恕刪)殊不知,規定是規定,但執行起來.....有人在管嗎? 勞檢及高公局每天都有車在國道上跑來跑去,而且是用錄影的方式,一被抓到錄到,罰金都n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