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停車/臨停是最糟的
台灣人 去日本馬上變優良駕駛

外國人來台灣
馬上入境隨俗
lacuna0517 wrote:
那個問題解決能改善台灣交通現況

根本原因是交通道路環境,而交通空間只是都市(規劃)空間的延續,台灣由於土地資源有限,再加上早期都市計畫不完善,『住商混合』幾乎是很普遍的現象。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汽車的蓬勃,早期都市計畫未充分考量停車需求,住宅未畫設停車空間,亦或是都市中未畫設停車場,衍生變通就是在路邊畫設停車位,也就是『路邊停車』,於是道路上出現行車與停車的行為衝突。

再加上住商混用,商業行為漫延至道路(最常見卸貨、店家占用騎樓、路霸等),另外路邊還有其它衍生交通行為(公車停靠、出租車載客),因而使得路邊行為使用過量而浮濫。

間接空間擠壓,就是機車路徑,由於路邊行為使用過度加混亂,因而導致機車路徑跨越至汽車道,又形成汽車與機車爭道現象。

另外還有大部分都市空間未畫設人行道、自行車道,也易形成機車與人、自行車爭道衝突行為。

由於空間的不足與規劃不完善,在先天條件不足下,環境造成違規嚴重,違規又變成習慣,久而久之就是惡性循環(環境不佳衍生違規嚴重,違規加劇又造成環境惡化)。

另考慮1950年,國民黨戰敗撤退台灣,因戰亂『人口遷徙』,台灣人口瞬間暴漲,再加上戰後嬰兒潮的新增人口,同時經濟發展起飛,台灣都市建設短時間無法因應如此劇烈的人口成長壓力,所衍生的空間需求。

都市化』也是因素之一,由於都市生活機能方便,同時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人口往都市集中的現象,因而加速都市人口密度升高,人口集中密度增加,公共設施緩慢不足,造成生活品質低落。

另有更大的『國土規劃』、『區域平衡』與『城鄉差異』的問題,由於台灣首都設於北部,主要人口集中在北部,再加上台灣地形狹長,只要放長假,就會有南北交通負荷嚴重的需求,大量同向的交通往來,受地形限制阻礙交通的發展,自然每逢長假路上塞車景象。

其實問題是一環扣一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時間發展累積下來,建設非一朝一夕,有的可以短時間解決,有的需要長時間。
道路規劃就有問題了
上週五4/19下班的時候,
看到兩個阿兜仔傳教士騎著腳踏車一路闖紅燈,
急著回去他們的聖殿!

看來交通違規的問題不在於人,
而是只要到了台灣,
不管是誰上路了就不由自主開始違規。
altairchou
外國人的交通應該是過度神話了[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Leonyang1603
入境隨俗
道路規劃還是最大問題
路要直行不直行,要轉彎不轉彎,要機車專用不機車專用,要人行道不人行道
不管甚麼通勤方式都窒礙難行,所以大家都憑感覺隨便走
好好一條路走一走變左轉專用,右轉專用,機車專用
又只能去跟別人搶道,搶到瘋子的道牠還要拿球棒下車
行人走一走突然要走到馬路上,
機車要靠右,路口前面又要設停等區,不往前鑽後面的又不爽
台灣人身在鬼島自求多福
chang.d1210
空間亂序,導致行為亂序,人的行為是受空間環境影響。
Dank42069
chang.d1210 沒有錯,這是根本問題,要是道路規劃井然有序,違規至少少一半
要解決交通亂,其實只要1招,全面開放檢舉並提高10倍罰金(給付罰金50%作為吹哨獎金)。

簡單、有效、暴力解決交通亂象,只是通過的政黨不會當選,所以,台灣交通無解!
idayes wrote:
上週五4/19下班的時候,
看到兩個阿兜仔傳教士騎著腳踏車一路闖紅燈,
急著回去他們的聖殿!

看來交通違規的問題不在於人,
而是只要到了台灣,
不管是誰上路了就不由自主開始違規。



入境隨俗是鐵律,
臺民到歐、美、日開車會因為大環境因素(法條、習性⋯⋯),讓駕駛者自然而然去遵守當地的遊戲規則;
外國人到臺灣,剛開始一定不習慣臺灣的交通文化,等適應期過了,用路的模式也會和臺灣人差不多,不然就行不得也;道理和臺北人到高雄一樣,不遵守高雄式左轉的話,發生事故的機率非常高。
lacuna0517 wrote:
全台14XX萬輛亂竄的機車

01有隻猴子說這叫超車不叫逆向
Lexus001 wrote:
要解決交通亂,其實只...(恕刪)

 你知道什麼是文化大革命嗎?就是開放檢舉讓人民互婊,彼此往死裡整,贏了就升官發財,
你真的很有50年前老共的文革精髓,留在台灣發展太可惜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