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汽車駕駛人,重機上快速道路及國道的看法?


8924132 wrote:
台灣落後的法令怎麼...(恕刪)


重機無敵論者會說.這段影片是紅色HONDA跑車任意變換車道造成事故.與重機高速鑽車縫行為無關.

K601 wrote:
請你說看看你說的側向氣流是啥?因為你的定義常常和一般人不一樣


我前面不是就說了,
大車行進時,會對車旁造成"先推再吸"的力量,
這個就是我說的側向氣流。


K601 wrote:
請問一下怎麼樣算是無法承受的損害?


這個我前面也說了,
這是每個人的觀點,
我覺得大型重機在目前台灣的國道上太危險,
不只對自己,也是對其他用路人。
這就是無法承受的風險。
當然,這是我個人觀點,
只是交通部目前看來也比較接近這個觀點。


K601 wrote:
你又怎麼能保證開放後死亡車禍的比率一定會飆高?


這個我前面也說過,
風險就是無法確定的,
以目前國道駕駛人的駕駛觀念跟行為,
鐵包肉且穩定性相對高的車輛都已經很危險了,
何況肉包鐵且穩定性相對差的大型重機?


K601 wrote:
那再請問你,到現在為止開車死在國道上的人命又要算在誰身上呢?


四輪以上車輛本來就開放國道,
所以沒有所謂"因為開放而造成的問題"。
目前大型重機沒有開放,所以才有上述問題。
冷大俠 wrote:
既然你回我了~我們就...(恕刪)


看到那個V開頭的說汽車與機車截面積差不多時 我就已經懶得跟他說了 有眼睛都不知道在看什麼

更不用說什麼雨水傷人之類的
他大概以為騎車都裸體騎吧
-----------------------
其實其他人不喜歡重機 我倒是沒什麼意見 重機是本來就相對危險 但也沒有嚴重到可以剝奪自由

其實只要說 就是看重機不爽就好了 不用說一堆歪理來假關心騎士安危
不願意嘗試 又喜歡嘴炮+腦補

至於怕影響自己的人 拜託 那就安全距離保持好啊 第三責任保好啊 難道看到機車就不用保持距離 看到貨櫃車才知道要保持?
冷大俠 wrote:
第一 那你認為那三條怎麼剛好都沒出事呀?


沒出事的可能很多,
第一,大型重機本來數量就不多。
第二,就算真的出事了,也不一定會有報導。
第三,就算真的出事了也報導了,大家也不一定會注意到。
第四,就算真的出事了也報導了大家也注意到了,大家也不一定會記得。

就現大家前面貼的影片、新聞,
在大家貼出來之前,你知道有這些事情嗎?
沒出事只是我們不知道或不記得有出過事。
不代表真的沒出過事。
被雨水打傷的也不一定會有新聞去報導吧。



冷大俠 wrote:
第二 雨天可能沒辦法時速2.300 阿怎麼晴天就沒你小石子的問題 雨天100多的倒是有啦


你看過國外的高速公路的路況嗎?
小石子?你確定國外的高速公路能看到這種東西?
雨天100多,是多大的雨?有像前一陣子午後大雷雨那種傾盆大雨嗎?
那種雨只要下一分鐘路面就開始積水的那種?



冷大俠 wrote:
第三 「(1/2)mv^2」這誰都知道 速度越大 動能越大 這也合理 但是請問一下 這個相對速度(v2-V1)同樣是20的情況下
你怎麼知道剛好是90-110剛好會出問題
怎麼不會40-60 怎麼不會剛好是180-200
可以說明一下嗎?


沒甚麼好說明的,
時速20撞到靜止的,跟時速100撞到時速80的,
你覺得傷害會一樣嗎?
你只算撞擊當下的傷害?
撞擊後打滑跟路面或是路上其他障礙物、其他車輛之間的傷害要不要考慮?
你既然知道「(1/2)mv^2」,怎麼還會問這樣的問題呢?



冷大俠 wrote:
第四 哦~原來你講的是往前的撞風呀? 你知道重機跟汽車比前方撞風面積小很多嗎?


恩...我不太了解你的理解是怎麼了。
我重點一直是側向..側向..側向...
簡單的說,就是往妳身體左邊或是右邊吹過來的風。



冷大俠 wrote:
因為流體力學的關係 以及設計流線關係
使得他是往下沉的 這你知道嗎?


這是只有在沒有其他車輛影響的情況下才成立。
現實世界不是像你考試一樣可以如此的簡化。



冷大俠 wrote:
第五 你說哪一個感受到風壓較強? 你說誰感受到 你如果說是玻璃所感受到的風壓
那當然是比較小呀 如果你說的是車內人感受到的壓力 當然比較大啊


我說的是整個車子感受到的風壓。
當你車窗打開時,
會形成亂流,
這時候車外的壓力會高於車內,
所以只要外面的氣流有一點點擾動,
整個車子的晃動會更厲害。
這就是為什麼"流線型"都是平滑曲線,你絕對不會看到一個凹凹凸凸的曲面被叫作流線型。



冷大俠 wrote:
F就不同了 關起窗來 A趨近於無窮大 P算出來趨近於0呀


關起窗來A趨近無窮大?
哪裡的A?



yen0515 wrote:
看到那個V開頭的說汽車與機車截面積差不多時 我就已經懶得跟他說了 有眼睛都不知道在看什麼


先去把我是在說"哪個方向的截面積"搞清楚再來。
討論側向氣流時,
看得是縱切面的截面積,不是橫切面截面積。
重機的縱切面截面積有跟汽車差很多?
有眼睛?
如果你不知道甚麼叫"縱切面的截面積",
就是你人騎在重機上,從車頭到車尾這樣一刀切下去,你的截面積是多少。
你跟我說這個截面積有跟汽車差很多?


yen0515 wrote:
至於怕影響自己的人 拜託 那就安全距離保持好啊 第三責任保好啊 難道看到機車就不用保持距離 看到貨櫃車才知道要保持?


重機比貨櫃車難搞的地方在於,
你可以很輕易的跟貨櫃車保持距離,
但是你想跟重機保持距離?你得先問問看重機要不要跟你保持距離。
起碼車流量大的時候,貨櫃車不會胡亂變換車道鑽車縫。
相對來說要遠離貨櫃車是很容易的,
但是你想遠離重機?人家硬要鑽你車縫你能怎樣遠離她?

冷大俠 wrote:

我是認為討論高速下水滴 石子重要嗎...
快速公路時速100km/h沒有這問題
高速公路時速100km/h就會突然遇到這問題嗎?
網路上國外騎個2.300km/h也沒這麼多問題呀...

就我以前講的啦
在反對者眼裡
全世界的高速公路裡
只有台灣的高速公路會下大雨
只有台灣的高速公路是有碎石
只有台灣的高速公路有掉落物
只有台灣的高速公路會刮風
只有台灣的高速公路會有大車,而且會產生強大氣流
台灣的高速公路是何等獐痢之地,但汽車駕駛們還是拼命往上擠
更好笑的是
這些問題都沒有在行駛環境更惡劣快速道路跟快速公路上造成重大事故
換到高速公路卻會覺得有問題

8924132 wrote:
小弟週日開車要下中埔交流道時
就親眼目睹了砂石車掉下一顆拳頭大的石頭
緊接著後方行駛過來的BENZ就用底盤硬坦了
也不知道這修起來要多少錢?

會沒辦法閃的原因就兩個
1.距離不夠
2.左右都沒空間
1的話這就是自己的問題。拳頭大的石頭除非從車上離開時有特別施力,
如果只是振動順勢掉下來,根本滾不遠。更別說飛起來。
2對機車來說比轎車有優勢,車道3.5m寬,機車寬不到1m,紐個屁股就閃過了
再說了一般除非跑車,沒有人底盤低到容不下拳頭大的石頭啦~~~

浩克的拳頭比較有可能
來,給個數據,我隨便舉台重車,CB400好了,告訴大家它的縱切截面積和橫切截面積多少
對比汽車,就TOYOTA的Altis吧,請算出來兩者的截面積各是多少

你說重車切一半,的截面積,可是重車切一半,和左右受風的面積又完全不同
你怎麼算? 公式來一下吧?



vivian93 wrote:
先去把我是在說"哪個方向的截面積"搞清楚再來。
討論側向氣流時,
看得是縱切面的截面積,不是橫切面截面積。
重機的縱切面截面積有跟汽車差很多?
有眼睛?
如果你不知道甚麼叫"縱切面的截面積",
就是你人騎在重機上,從車頭到車尾這樣一刀切下去,你的截面積是多少。
你跟我說這個截面積有跟汽車差很多?
重機比貨櫃車難搞的地方在於,
你可以很輕易的跟貨櫃車保持距離,
但是你想跟重機保持距離?你得先問問看重機要不要跟你保持距離。
起碼車流量大的時候,貨櫃車不會胡亂變換車道鑽車縫。
相對來說要遠離貨櫃車是很容易的,
但是你想遠離重機?人家硬要鑽你車縫你能怎樣遠離她?

8924132 wrote:
看了許多新聞,小弟...(恕刪)

如果說駕駛人都有問題,但是卻是特定的使用者不能用特定路段。
這不是很妙嘛?
全部的人都有問題,不管用什麼工具都會有問題,應該是禁止
有問題的人上路吧。
結果是一部份有問題的人不能上路,結果其他有問題的人拼命的
在路上製造問題。
你颱風天身體被風吹,和拿著一整片鐵殼被風吹的截面積一樣嗎?
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vivian93 wrote:
噴到身上剩一半的速度是我自己估計的,
實際要算還要看你噴嘴離身體多遠,
所以無法算出精確的數字,
但是剩一半是合理的估計。
那是前一陣子午後大雷雨的時候。
說過了,我的重點在側向氣流,
重機受到側向氣流影響的潔面積不會比汽車小多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