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汽車駕駛人,重機上快速道路及國道的看法?

vivian93 wrote:
不一樣呀,
但是在討論側風的影響時,
不是只考慮"受力大小"就可以,
簡單的說,同樣受到側面的力量作用,
你雙腳站立的位置、角度不同,結果就不同,可能一個是穩穩站,一個就是馬上跌到。
重機跟汽車比,
你只要用手從側面推一下重機,重機就倒了,
但是你試試看用手把汽車從側面推倒給我看!
這麼簡單的道理還要我解釋嗎?



會覺得側風是個問題的人

絕對沒騎過

光是物體在移動,那風的流動就不一樣了。
還用靜止的物體在那邊計算,真的很無知。


西濱或61側風多大?有問題嗎?

若要講破風,講了你也不懂。

我只知道若是開著國產爛車,在國道清水段被風吹的亂七八糟,只能時速90開,越快越難開。
若是重機上130以上更穩。

我知道你不信

沒騎過紅牌以上的反對者,講什麼都不信,只會用井口看世界。

感覺像是小學生算數學,摩托車的前後輪框都有空的地方,引擎,引擎底部,車子離地部分都是空的,人的側面積從腰以上的側面積,你算得出來? 汽車的底部算不算側面積? 你直接拿汽車的長高來算,還自己說差異不會太大? 結果得到的結論是兩個差2倍?

會有誤差但是夠用? 你的計算還真嚴謹,這結論能拿出來討論? 臉紅嗎?


vivian93 wrote:
CB400,車長2.04公尺,高1.07公尺,
有效截面積大約2.1828平方公尺,但是因為並非完整長方形,但是實際期程要加上人的截面積,所以不會差太多。
2004 Altis 車長4.53公尺,高1.48公尺,
有效截面積大約6.7044,但是因為非完整長方形,所以實際截面積會較少,但差異不會太大。
以上,大型重機跟汽車的縱向截面積差異大約3倍。
算上實際影響的截面積的話,差異會更小。
因為重機的實際影響截面積會大於2.1828(加上人)
而Altis的實際影響截面積會小於6.7044(因為前後都有缺少)
所以實際差異大概才2倍左右。
有差很多?
但是兩者穩定性差多少?一個二輪一個四輪。
實際遇到側風影響差異誰比較嚴重?
需要我說嗎?
其實要比較很簡單,
就看重機跟汽車的側向投影面有沒有差很多就知道了。
至於橫向截面積,因為不是討論的重點,
我就不算了,如果想算的話,
網路上查一下車子的長寬高,把寬乘上高就是橫向截面積了,
當然,會有誤差,但是夠用了。
何必跟小學生計較呢?


冷大俠 wrote:
大型重型機車可是記者眼中的寶呢!
很少記者會願意放掉的呢~
大家不知道 但新聞可以找得到相關的訊息
對...雨水打傷都沒報導
剛好全世界都沒有報導過 但一定一堆國家遇過這問題
超有道理的~
https://www.facebook.com/TopTwoWheels/videos/1069780133069313/
旁邊就是山坡地 剛好國外的山坡地都不會有落石!!
「沒甚麼好說明的,
時速20撞到靜止的,跟時速100撞到時速80的,
你覺得傷害會一樣嗎?
你只算撞擊當下的傷害?
撞擊後打滑跟路面或是路上其他障礙物、其他車輛之間的傷害要不要考慮?
你既然知道「(1/2)mv^2」,怎麼還會問這樣的問題呢?」
但是你還是沒說 為何剛好90-110是他的Threshold呀?
而不是180-200 或者是40-60
「這是只有在沒有其他車輛影響的情況下才成立。
現實世界不是像你考試一樣可以如此的簡化。」
請問一下 側向氣流會造成多少公尺內的影響 請問一下你有理論數據嗎?
「我說的是整個車子感受到的風壓。
當你車窗打開時,
會形成亂流,
這時候車外的壓力會高於車內,
所以只要外面的氣流有一點點擾動,
整個車子的晃動會更厲害。
這就是為什麼"流線型"都是平滑曲線,你絕對不會看到一個凹凹凸凸的曲面被叫作流線型。」
所以機車車頭也不必設計了 一整個平面在那邊就好
你開的是窗 受壓力的是窗 你怎麼會拿整台車來比較
車內 與 車外 的壓力本就不一樣
可以直接拿機車來比較我也是覺得你這物理學得有點好笑...
機車行駛下左右受力一樣 這跟你說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耶
可以這樣比較嗎?
還有你的定義很怪 你又說側向氣流是劃過空氣所造成的壓力
你算的卻是側向的面積?
你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臨界值」為何會剛好落在台灣高速公路的車速下會造成傷害
臨界值怎麼不是落在時速200kph
你從頭到尾都只有說「車速高比較容易造成傷害」
這誰都知道
重點是...臨界值為何剛好在那?
請問你有任何數據證實嗎?

冷大俠 wrote:
但是你還是沒說 為何剛好90-110是他的Threshold呀?


別問我,
因為我部是實際去評估的人,
你應該去問交通部。
因為目前暫時不開放是他們決定的,
所以臨界點在哪應該問他們,
我只是告訴你速限不同時會有不同的情況,
所以不能拿快速道路直接類比國道。
至於詳細的情況怎樣,差異到底多少,
這不是我的重點,也不是我應該去釐清的問題。
就像你跟我說被棒球打到會痛但不太容易死亡,
為什麼被子彈打到很有可能死亡,
我跟你說因為兩者的速度不同動能不同,不能相比。
結果你要問我速度多少以上動能多少以上才會死亡?以下就不會?
我怎麼知道?


冷大俠 wrote:
請問一下 側向氣流會造成多少公尺內的影響 請問一下你有理論數據嗎?


我前面有貼研究報告,
裡面是說至少保持2公尺以上的距離。
另一棟樓也有車主現身說法,相鄰車道連汽車都會被往外推。
如果你覺得不會有影響,你也可以去找相關研究數據出來。
畢竟,我認為有影響,就算我錯了,我也不會有損失。
但是你認為沒有影響,如果你錯了,代價可能是生命。
不是嗎?



冷大俠 wrote:
機車行駛下左右受力一樣 這跟你說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耶


所以我說這是在"只有你這台機車"的情況下才成立,
當你旁邊有其他車輛移動時,你左右受力會一樣?
你確定你是物理相關科系畢業?



冷大俠 wrote:
還有你的定義很怪 你又說側向氣流是劃過空氣所造成的壓力
你算的卻是側向的面積?


哀,側向氣流是"大車話過空氣時,對車旁造成的影響",
但是受影響的車輛影響多大看得是"受影響的車輛的縱切面截面積"。
我真的懷疑你是物理相關科系畢業的喔。
還是現在大學物理的程度已經低成這樣了?

冷大俠 wrote:
哦?
違規率最高 酒駕撞死人最多 死亡率最高的
這都不必檢討
反而比較低的要自我檢討?

首先,酒駕和汽車違規沒人說不用檢討,只是台灣的法官判的有夠輕,這你只能怪立法院和法官。尤其是 "應注意而未注意" ,重機騎士瘋了想玩命,竟然要正常人也要擁有瘋狂的心態,去設想它會出甚麼怪招?

其次,重機才幾台,汽車有幾輛?看的是比率,而不是數量。不然用數人頭表決,重機永遠也沒有上國道的一天。
一直強調大型車側風危險....

去看一下有海風吹又有超速大型車亂跑的台61有沒有死過大重騎士不就好了
魯拉拉拉 wrote:
感覺像是小學生算數學


連小學生都會算的數學,你也要問?
前面就說了,這只是粗估,
你要算精確的?先把車輛跟人體的表面曲面方程式給我我再算給你看。



魯拉拉拉 wrote:
摩托車的前後輪框都有空的地方,引擎,引擎底部,車子離地部分都是空的


你確定只要有空的地方就不會有影響?
流體力學再回去重修!
同樣的實體截面積,無孔洞時的側向氣流受力跟有不規則孔洞時的受力哪個大?
哪個情況比較穩?



魯拉拉拉 wrote:
汽車的底部算不算側面積? 你直接拿汽車的長高來算,還自己說差異不會太大? 結果得到的結論是兩個差2倍?


汽車可視為無孔洞結構,
所以實際的潔面積會比我算出來的小(因為不是完整長方形)。
機車是有孔洞結構,實際的截面積也會比我算出來的小,但是加上人坐上去以後的截面積,差距會變小甚至超過我算的數字。
這些我在前面就解釋過了吧。


魯拉拉拉 wrote:
會有誤差但是夠用? 你的計算還真嚴謹,這結論能拿出來討論? 臉紅嗎?


看討論甚麼而有不同的精確度要求。
這邊討論的是"機車與汽車的截面積有沒有差很多",
並不牽涉到"精確數字"的需求,
所以這樣夠用了,就像你問A有沒有比B胖很多,
這種用眼睛看一下就知道了,難道你還要叫他們站上體重計?還是要上電子秤?



vivian93 wrote:
別問我,因為我部是...(恕刪)


你的定義總是很奇怪...
現在你的定義是"大車造成的氣流使機車的影響"

那不就跟大家說的一樣嗎?
請問一下喔...相對速度為0時 這個受影響程度是多少呢?
然後再來討論多孔隙結構
請問一支完整的傘與多孔的傘
哪個受吸力較強?
再來照你所說機車橫向截面積是小兩倍...
再來重車的轉速比汽車高 遇到側風高轉速下會使機車有牽引力
而使車輛更穩定 這也比汽車好

不是別人素質差 而是沒人聽得懂你的定義

還有你還是沒說臨界值為何剛好在高速公路才會發生呀?

「別問我,
因為我部是實際去評估的人,
你應該去問交通部。
因為目前暫時不開放是他們決定的,」

所以你根本也不知道答案嘛...
你該不會真的認為交通部是因為認為不安全才不給上呀?
太天真了!


kuoyuan1 wrote:
首先,酒駕和汽車違規沒人說不用檢討,只是台灣的法官判的有夠輕,這你只能怪立法院和法官。尤其是 "應注意而未注意" ,重機騎士瘋了想玩命,竟然要正常人也要擁有瘋狂的心態,去設想它會出甚麼怪招?

其次,重機才幾台,汽車有幾輛?看的是比率,而不是數量。不然用數人頭表決,重機永遠也沒有上國道的一天。



請問什麼是「應注意而未注意」可以解釋一下嗎?

「酒駕和汽車違規沒人說不用檢討」
可是目前看起來一直在檢討的是大型重型機車的路權呀
大型重型機車一年死幾十人...
汽車酒駕一年撞死近500人
差了幾十倍的東西 一直認為大型重型機車好危險
怎麼不先看看酒駕撞死多少人
酒駕少一半 就等於大型重型機車少死幾倍人
更何況大型重型機車死的是自己
而酒駕撞死的卻是別人
但目前看起來死自己很嚴重
撞死別人小事一件

「其次,重機才幾台,汽車有幾輛?看的是比率,而不是數量。」
違規率 死亡率 酒駕撞死人比率 肇事率 這些都是比率呀
也都是汽車第一名...有問題嗎?

冷大俠 wrote:
請問一下喔...相對速度為0時 這個受影響程度是多少呢?


我前面就說過了,
這個跟兩車相對速度無關!
跟兩車相對速度無關!跟兩車相對速度無關!跟兩車相對速度無關!

是跟大車與大氣的相對速度有關!
跟大車與大氣的相對速度有關!跟大車與大氣的相對速度有關!跟大車與大氣的相對速度有關!

你真的是物理相關科系畢業?
回去問一下你們的物理教授好嗎?



冷大俠 wrote:
請問一支完整的傘與多孔的傘
哪個受吸力較強?


看孔洞情況而定,
有可能一樣,也有可能完整的傘強,
但是受吸力弱不表示比較穩定。
完整的傘受力平均,所以可能更穩定。
如果孔洞不規則,會造成受力不均,反而更不穩定。



冷大俠 wrote:
再來重車的轉速比汽車高 遇到側風高轉速下會使機車有牽引力
而使車輛更穩定 這也比汽車好


使車輛更穩定,但是跟汽車比還是天差地遠。
就我前面提的你要推倒一輛重機比較容易還是推倒汽車比較容易?



冷大俠 wrote:
不是別人素質差 而是沒人聽得懂你的定義


如果有從頭把我跟別人討論的內容看完,
應該不會不知道我再說甚麼。



冷大俠 wrote:
所以你根本也不知道答案嘛...
你該不會真的認為交通部是因為認為不安全才不給上呀?


不然呢?
你覺得是甚麼原因?
不過不管你覺得是甚麼原因,
重點就是"現在沒有開放"!
你可以猜想有很多原因,但是都不會改變這項事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