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公家標案也不少年了,
光「三間廠商都符合要求,所以才有了ETC這個BOT標案」這句話又可以抓你包了,
不過那不是重點,
再扯下去就模糊焦點了。
你既承認紅外線系統也符合高公局的要求(請注意,是高公局,不是高工局),
那就請多用心去了解它,
紅外線有指向性沒錯,
高速公路上的車流也是有指向性的吧?
再說紅外線雖有指向性,但偏移一定角度內仍可以順利讀取資料(有空的話可以在家裏試試電視遙控器看是不是如我所說),
你斷言紅外線系統無法做到「多車道自由車流」的理由還存在嗎?
媒體實在很厲害,
錯誤的報導可以影響這麼多年,
連「多車道自由車流」都被搞得像是微波系統的專利,
那篇是不是遠通的自爽文過幾年自然會有答案,
希望你到時仍堅持用回數票。
rjchardljn wrote:
請多瞭解一下微波與紅外線之間的差異,
你就會瞭解紅外線能不能實現多車道自由流...
媒體一點都不厲害啦,厲害的是遠通歐,
單靠委辦費項目拿滿分,就KO掉兩間微波廠商.
你對微波、紅外線都這麼了解,
那就請分析為何紅外線一定做不到「多車道自由車流」,
不要只是說紅外線具指向性,
難道車流不具指向性嗎?
紅外線雖具指向性,但在偏移一定的角度內還是可以收到訊號,
要在技術上做到「多車道自由車流」我認為並非不可能,
你認為不可能的原因為何?
反正再過2、3年答案就出來了,
希望你到時候還記得你現在說的話,
也希望你到時候還堅持使用回數票。
最有利標的評選中如果其他項目的得分差距不大但有某一項目雙方的表現差異很大時,
靠著該項目得滿分而打敗對手也是很正常的事,
你怎麼不說宇通就是因為委辦費過高才落敗?
ukey783 wrote:
你對微波、紅外線都這麼了解,
那就請分析為何紅外線一定做不到「多車道自由車流」,
不要只是說紅外線具指向性,
難道車流不具指向性嗎?
紅外線雖具指向性,但在偏移一定的角度內還是可以收到訊號,
要在技術上做到「多車道自由車流」我認為並非不可能,
你認為不可能的原因為何?
反正再過2、3年答案就出來了,
希望你到時候還記得你現在說的話,
也希望你到時候還堅持使用回數票。
最有利標的評選中如果其他項目的得分差距不大但有某一項目雙方的表現差異很大時,
靠著該項目得滿分而打敗對手也是很正常的事,
你怎麼不說宇通就是因為委辦費過高才落敗?
你如果認為紅外線可以做到多車道自由流,你就慢慢繼續等吧

ETC甄審總評分項目共有九項,
甄審委員評其中八項,
另一項「委辦服務費」由交通部評分,
而遠通光在該項目的滿分就比第二名高出150分......
成為最後得標的關鍵分數,
遠通實在是太強了,其它項目拿不到高分,也拿不到到第一,
ETC標案乾脆就評比一項就好了阿,其它八項是評心酸的嗎
rjchardljn wrote:
你如果認為紅外線...(恕刪)
你認為紅外線做不到「多車道自由車流」,
要你分析其中原因你又做不到,
我不為難你啦,
只希望你在3年後還記得現在說的這些話。
「委辦服務費」這項目交通部高公局是訂有計算公式的,
而且計算公式在招標文件中也已載明,
也就是說所有投標者在投標之時就知道自己在該項目的得分是多少,
並不是交通部獨攬此項審核、計算的權力,
請參閱以下新聞:
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ct?xItem=8821&ctNode=145&mp=1
宇通自己要求那麼高的費用而落敗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
你怎麼不說宇通根本是獅子大開口,要求了過高的服務費?
你這麼對宇通打抱不平,
不然你把遠通和宇通要求的委辦費拿出來給給大家看看,
讓大家來評斷一下遠通和宇通那一家的委辦費對所有納稅人比較有利。
另外「委辦服務費」佔總分的15%,
該項滿分300分,相差150分,也就是差總分7.5分,
並非如你所說只要這項贏其他都不必比了,
宇通在這項OPEN BOOK的科目拿了低分,
而且還是連輸2次,
怪不了別人。
委辦費公式為:f=(a/55*y1*j+b*y2)/(y1*j+y2),其中a為計次電子收費委辦服務費費率,b為計程電子收費委辦服務費費率,y1為計次電子收費年數,y2為計成電子收費年數,j為權重調整值=轉換計程前一年之電子利用率*0.5,係數為55。
所謂的「委辦服務費」就是交通部高公局應該支付給BOT得標者代辦收取過路費之手續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