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那個彎道如果有測速相機就不會發生慘劇了

行車走馬三分險,下交流道有幾個人遵守40公里速限??只能說命不好,就碰上了
疲勞駕駛是一回事
開車超速害死30多人是另一回事
都知道下交流道了
還開那麼快
不用一昧把責任推給疲勞駕駛

就像復興航空撞麥帥橋的駕駛一樣
一開始還被推成英雄救了台北市
最後只是操作不當

PS.滿街小黃,疲勞駕駛的比例也很高
bronte53 wrote:
這兩天新聞一直報導...(恕刪)


講垃圾話喔

突然急煞也會造成追撞

最棒的例子就是木柵隧道那邊

一出隧道就給你一根測速90公里

那邊天天再撞

而且彎道不能測速
除非人工拿三眼

不要不懂裝懂

樓主你山路會只開40嗎?
如果當時每個出入口都有警察站哨問題就不會發生了

da7230 wrote:
我第一時間也認為是打瞌睡,
有人認為若睡著了怎麼會知道要轉彎?
因為他是打瞌睡,一個愛睏的人開車整個就是遲鈍
他有可能進彎前知道自己在彎,下一刻就閉上雙眼了...

即使沒有閉上雙眼,整個反應已經很差了,彎不過去也很自然...
為何我知道,因為我也會打瞌睡阿.......(恕刪)


+1

開車打瞌睡,上一秒還勉強清醒,下一秒眼睛就閉上了,

若在直線上,或許會突然醒過來繼續開,
或者撞到前車停止(至少不會這麼重大傷亡,也不會上新聞)

剛好在彎道上打瞌睡,才會有這麼重大傷亡。
看行車記錄器 後方駕駛拍到遊覽車越離越遠 過彎也完全沒遲疑 這不是車速過快是啥
拜託樓主不要再想一些會造成回堵的建議了
只能說人人都向拓海一樣,就不會翻車了
大車轉彎半徑要比小轎車大。
煞車減速要在彎道之前,如果車彎不過去再煞車,因為慣性作用,更容易翻車。煞車加上急打方向盤可能出現甩尾現象。

速度、車重、重心高低是影響翻車因素。當時車上共45人,讓車輛增加重量2.8噸,一日遊也沒行李放下層,重心更提高。
如果車座位愈高,重心也愈高。
在高速公路常看到雙層遊覽車,因為超車又高速行駛,左晃右晃的非常危險。有些業者進口低價車,煞車系統很差。一煞車不當,可能因慣性作用翻車,後面車輛又追撞。
政府要認真完整檢討政策並改善,不能頭痛醫頭或裝作沒看見,早晚又要出人命。
把責任全歸於司機是不對的,政府及產官學界有各方面專家,可以知道問題。

d1994830715 K大 wrote:
講垃圾話喔 突然急煞也會造成追撞...(恕刪)


提早警示前方300公尺有測速照相,前方200m再警示一次,100m 再一次,
這樣就不會急煞,又可以有效降緩車。

要批評很簡單,要會解決問題比較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