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南下43k,卡在兩台小貨車中間那台.....

高速加上大質量追撞
凡車無法承受
除非是坦克

高速車行路段『極劇減速時』立即開啟雙黃閃燈
警示後方車輛前車急煞
尤其是車後方近距離無跟隨車輛時
後方若有精神不濟且高速接進車輛
閃雙黃燈可讓後車提早警覺前方路況
及早煞車避免追撞
在已減速車群尾端車輛要持續閃黃燈
直至後方已有車輛跟上
在夜間高速行駛與前車接近率較日間難判斷
如此開啟雙黃燈更顯重要
行駛國道多年觀察『急減速 閃黃燈 防追撞』
能如此做大車居多 小車偏少
一但出事受到嚴重傷害都是小車


xueyuanli wrote:
同意樓上的說法。貨...(恕刪)


貨卡、大卡車的前保桿、內鐵,幾乎都是SMC熱固、GMT熱塑的高強度塑膠成型件,比傳統高鋼內鐵要強的多,只要是一般客車被肛都是慘不忍睹的。




像軍卡引擎蓋(多年前三陽還是南陽有幫國軍代工一批)、軍事飛彈殼罩(現在有再交,但哪一家標走就不知道了),大卡的登車輪弧與踏板(國內都有複合材料製造廠再交貨中東等海外),都是這一類高強度材質。


還有大卡的油底殼這類都是。

用到熱固、熱塑成型件,幾乎都是走到碳纖維製程來!
差別是在於前2者大多是用長短纖維複合製程,後者碳纖維有輕量化的優勢。

這種材料做的大卡前保桿、內鐵,車身架,都是硬梆梆,一般房車沒端出棚鋼或上千Mpa值高張力鋼材,被頂到都會很慘。
目前從各類肇事狀況看到,國產車被卡車肛後面,福特、Luxgen車是比較能保持車艙完整的,本田也有高強度車型-Accord,但房車被騎上去就不妙了,例如之前的AUDI在高速公路的事件,被騎上去就很慘。
Frey wrote:
我其實一直對所謂"潰縮區"的邏輯, 很有疑問, 我的理解是, 潰縮區其實就是計算好的一種潰縮以吸收撞擊力, 但是照理說也只能縮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再縮了, 不然人不就成了肉餅??
既然是計算好的, 那麼也就表示超過計算範圍的撞擊沒有法子被吸收, 這時安全氣囊等等就得起作用來保護人了,也就是其實有其局限性.
那麼換個方向來想, 如果從另外一種邏輯來看, 是不是不設計潰縮區, 直接以高剛性的車體板金與底盤來硬碰硬面對撞擊, 可以比較完整的保住在車內的人 ?? 在有安全帶的情況之下 ?? 這其實也就是戰車了, 不是嗎? 還沒聽過戰車有設計潰縮區的...
有沒有達人來釋疑一下的......

如果沒有潰縮區,那車禍動能將會直接傳遞到車輛內的乘坐人員
這個有興趣的話可以從方程式賽車的演進史去看
早期方程式賽車就是你說的高剛性車體
但每次車禍結果都是車沒啥損傷,車手內臟破裂GG
後來的方程式賽車你會看到車子破遍滿天飛
但車手可以自己從駕駛高剛性的防護區出來
現代汽車設計大多都走向這樣
並不是讓他縮,而是透過潰縮來吸收能量

范范之交 wrote:
插個題外話,行車時...(恕刪)

等紅綠燈好像沒有規定耶
市區如果停車距離大
後面車可能會堵住下一路口
一般都是往前靠
最後一輛要踩煞車讓煞車紅燈亮著
等左轉最後一輛煞車燈與左轉燈都該亮
推測可能是廂型車油箱被擠破,內部的大量汽油造成嚴重燃燒事故,並波及到前後車輛,導致該廂型車車內兩人及後面貨車司機一人被活活燒死

chan7203 wrote:
剛剛看到新聞,整個夾...(恕刪)


真的要必要強制要求車子都要配上自動煞停系統~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貨卡、大卡車的前保...(恕刪)


小車跟大車撞真的贏不了
除非車子剛性夠……然後前後都做成斜的
大車直接騎過去 Safe,之前在某個笑話區看到的 囧

不過這樣的車耗油一定很可觀XD


我愛爵士樂 wrote:
https://ww...(恕刪)

這台小轎車車身低,剛好塞進前車的下方,前車還有防捲,這次事件主角車身與貨車一樣高,完全不一樣的情況,focus假設碰到一樣的貨車,前座也是走了,車都扁成這樣,剛性好嗎?
herblee wrote:
撞擊時油路會自動鎖住不通 , 電門也會被鎖死, 是無法啟動引擎的, 有一個閥要壓一下, 才能供油...(恕刪)


Herb大大請問是要壓那一個閥?

yurue wrote:
正常來說,汽車不該...(恕刪)



我也認為不該起火,這設計的確是有問題
看過多起車禍,有些比這個嚴重的,也沒起火
如果沒有起火的話,或許傷者都還有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