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beans wrote:小弟也待了高雄三年,...(恕刪) 台中的公車系統是整個砍掉重練的為了促進使用率當時的還推出免費搭乘的活動導致計程車的收入銳減還一度到市府情抗議時間應該在民國90還是91年吧有新聞可查的在那之前的台中公車系統你可以看到在下課時間,公車會集結在學校外面等學生下課而不是在站牌間行駛的現象
油價那麼貴(而且會愈來愈貴),大眾運輸,尤其是這類高乘載運量的軌道運輸,應是潮流之所趨。我認為有一天,油價會大漲,然後多出來的錢拿去補貼這些捷運或者輕軌列車的營運﹍至於高捷,漂不漂亮可能在其次(當然,我也希望台灣各地都能有漂亮的地標,別誤解啊),施工品質與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到最好才行,那可比買多少藝術品裝貼門面,都要來得更基本/實際一點。弄得不好搞一個大窟窿出來,寶貴人命的損傷是一百件藝術品都不夠賠的。
奧斯本0204 wrote:能安全的通車,最重要...(恕刪) 冷氣主機放車頂主要還是維修方便直接將冷氣主機吊裝起來就好台北捷運冷氣主機在車底車頂是蒸散器雖然這樣外觀比較一致但維修起來會比高捷列車麻煩點
對於一個都市而言,擁有完善的交通網路架構我想是基本必備的條件。如果大家都只受到電視媒體報導的影響來看待高雄捷運的建構,我想,有失公正。我本身是高雄人,基本上我是正面的態度來看待高雄捷運的發展的。我自己也在台北待了差不多六年的時間,也體驗到捷運對於一個都市的影響力有多大。只是說,在於交通建設的完善後,更應該要補強的是多樣性的產業結構,這樣高雄人口回流,大眾交通的廣大影響力才會明顯的被看見。其實,單就以我的感覺來說,現階段的高雄,在於公車路線上的規劃之不足,以及班次過少的問題,是急待改善的。我想這也是造就高雄搭乘公車的人不多的原因。因為光是等車所浪費掉的時間實在太多了。但是,要是今天的高雄仍將捷運建設擱置在企劃紙上,那未來的競爭力的再落後是可預見的。或許大家對於高雄會使用捷運的人口有多少存有疑慮,這不可否認的,若要跟台北相比,絕對是無法比較的。但是,一個都市建構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便利的不只是當地市民,同時也服務更多的觀光客。高雄如果要在觀光等產業有更好的發展,捷運系統絕對在可遇見的未來扮演及大的推助角色。住台北的人會說,台北人仰賴捷運的人很多,因為捷運造就了一個新的生活形態,但是,就是因為“蓋了捷運“才改變了一種生活的形態,要是台北仍舊沒有捷運,民眾一樣只有開車、騎車、公車可以選。可能也會又更多台北人質疑捷運的必要性吧?況且,2008年的現在,上下班以及週末的台北市區裡,車子塞車的情況也依舊可見,更不要說連外國人都驚訝的機車群了。很多時候,生活形態是因為有更多的選擇才會有進步的。我只能說高雄確實需要捷運,而且還蓋的太晚了...
dearjohn wrote:回 greg6143...(恕刪) 後續網路(延伸網路)才重要吧, 要造福台北縣的大量的通勤人口進出為優先, 如果捷運只在台北市內跑, 那我不知道要捷運做甚麼.路線通車時間表2000/8/31 板橋線 龍山寺─新埔2000/12/30 南港線 昆陽─市政府2004/9/29 小碧潭支線 七張─小碧潭2006/5/31 板橋線 新埔─府中土城線 府中─永寧2007/7/4 貓空空中纜車 動物園-貓空興建中路線預定通車時間 路線 區間2008年 12月 ■南港線延伸段 南港─昆陽2009年 6月 ■內湖線 南港展覽館─中山國中12月 ■新莊線 迴龍─忠孝新生■蘆洲支線 蘆洲─大橋國小2010年 12月 ■新莊線 忠孝新生─古亭■南港線延伸段 南港展覽館─南港
DEF wrote:南京東路的松山線不就...(恕刪) 反正又開始藍綠大戰或是南北戰爭吧~唉~難道一到選舉就發瘋啦?還是眼睛瞎了?不僅南京東路....如果南京東路不算是市區還有南港,大直,都不是市區那信義路 & 敦化南 不也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