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ko wrote:...(恕刪)URX才剛開始起步,雖說接單破千張,但2020年一月第一批只能交車約600輛,其他的二月起陸續消化,...(恕刪) 600輛在1月份交車真的會供不應求嗎?開這種售價與編成,很懷疑一月份掛牌量真的會達到600輛嗎?(預接單灌水會灌很大,可能要打對折!)裕隆如果只有單獨持有納牌,沒有代理其他品牌的情況下,才可能會有降低價衝量的可能,現在產能又拿去做代工,所以納牌永遠也不可能會降價拼量,寧願出口賣超低價,也不願低價賣給國人!這情勢與心態不改變,再10年一定是會有進步但幅度一定遠遠落後別人,只會越差越大而已!
無關乎納智捷,而是所有品牌車廠都必須要好好檢視二氧化碳與廢氣排放。而最直接影響排放量的,當然就是油耗性能,燃油用的越少排放當然就越少。純電車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就大量普及的,法規、硬體都需要用戶、廠商、政府三方面偕同建置。燃油車的燃燒效率已經達到極限,而那些油耗表現差勁的車廠也不用期待有改善的能力。在燃油與純電之間的折衷方案就是油電混和,一般燃油車的最佳油耗表現也就17~18KM/L,但HYBRID可以輕易跑出20KM/L以上,某些車款甚至30KM/L以上都不是問題。當全台灣只要有50%的車輛改為HYBRID,就可以改善將近20%以上的排放量而不用大規模去建置充電站或是讓車主在家裡裝設充電裝置(很多非私人停車空間不支援裝設)。HYBRID車款最大的阻礙就是車價比傳統燃油車要高,但只要透過適當的稅金減免、政策補貼,也能夠快速的讓低油耗低排放的HYBRID車款拉高市佔率。
香草瑞士 wrote:除了排氣問題,好奇電(恕刪) 純電車不盡然『真的環保』。只是相較於燃油車要減少了廢氣排放。如果用的電力是來自火力發電,那其實也只是轉嫁排放的來源。另外,目前主流的純電車都是鋰電池系統。而鋰電池的主要內容是鋰與鈷。但鋰與鈷的採礦作業非常的高汙染,所以鋰電池車並不能真正的說是『零污染環保車』用剛果童工挖鈷致死或殘 5科技巨頭挨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