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車應該不能上國道~我坐過"台朔小汽車"跑高速公路一次,嚇死我了!!
wannaluna wrote:
氣囊,是汽車最基礎的安全配置


氣囊不是最基礎的安全配置,刹車才是,其次是安全帶。

安全氣囊打開的相對速度基本都要50以上,都會區開車基本不超過60的情況下,安全氣囊能打開的機會極小。我能想象出來的也就哪個不長眼的酒駕闖紅燈,或者逆向行駛還不踩刹車撞過來,或者駕駛自己爲了躲避而急轉且不踩刹車撞樹之類的。

氣囊打開最多的時機應該是高速道,而這個車極限才100,續航才120,本就不是長途旅行之用。爲了百萬分之一的可能去增加安全投入完全不划算,用機車的錢買到汽車,不裝氣囊才是正確的選擇。
星幻 wrote:
愛奇藝、淘寶的問題是不對等,台灣的OTT、電商都無法自由的將業務拓展到中國大陸((恕刪)


那蝦皮就對等了啊?還給它 電子支付執照...

(不會有人真以為 蝦皮是新加坡商吧 )
中國台幣12萬的電動車

曾經印度塔塔公司發布的第一輛小汽車,7萬元,
都被封殺沒進入台灣,這大陸車更別想。
裕隆不也進過小熊貓汽車Tobe/酷比汽車,
賣到不見。
前方高能預警 wrote:
用機車的錢買到汽車


這個我到是挺支持的
不過車位窘迫的都市可能要更辛苦了
住鄉下的我 到沒那麼大的吸引力
這個就白牌機車價錢,機車本來就不能上高速公路,哪怕一輛上百萬元的紅牌重機,還不一樣不能上國道。

本來買機車的錢,拿來買這個,爽的咧。就算不能上高速又如何,有差嗎?

而且這電動車續航才100公里左右。上高速是打算開到一半沒電顧路嗎?…又或者打算自備汽油發電機增加里程…

應該只適合短程使用。

機車價格買輛電動汽車很值了,價錢擺在那裡,要是真的可以取代汽車,那別的車廠不跳腳才怪。

很多人想阻擋,認為它擋到財路,但其實冷靜想一想,它只是取代機車而已,要取代汽車還早得很,有太多不足處。

然後機車族先開這種玩具車,學會開車之後,了解到開車好處,之後就會想買更好的車來開。對車廠不是有利的嗎。

偏見阻礙了遠見,導致看不見隱藏的商機。要我說應該早早開放進口,對經濟有利 別的不說就說載貨能力,本來騎機車運力有限只能買少少東西的人,有了運輸工具後說不定就會大肆採購,那不就促進經濟流通。


對少子化也是有幫助的,年輕人沒房沒車,車子便宜後至少有車了,有車就可以載女朋友去旅遊過夜,然後就奉子成婚,解決了少子化危機,房價也就有救了。

然後想想,旅遊業也跟著發達,旅館民宿、餐廳夜市什麼的樂呵呵。因為客群增加,本來機車族到不了的地方,有了車就可以去,於是客群大量增加。

這麼好的東西,還在阻擋什麼呢。
2008年印度塔塔就出過NANO了,動力跟續航力還遠遠打趴這台車
也曾經東元想代理進來台灣賣,後來也不了了之
大概是發現有一本的預算,正常人絕對會去選老VIOS還更省更好用
花錢買這台根本是把錢丟進海裡,想想看加速跟續航力和尾速跟gogoro差不多
而且還不能充電....就算勉強上高速公路也不能開快車道誰會買單?

台灣很多人都用汽車在看這台車是不對的
他其實比較像是有gogoro動力的四輪大型重機
主要是要跳過老共的禁摩令
問題是在台灣你要負擔一個汽車的停車位跟稅金保險費
另外要讓這台車符合台灣安全法規能領牌還不知道要加多少成本
所以真的有錢能買車的人根本完全不會考慮它
這台車接下來大概就跟NANO一樣會慢慢淡出市場的....
滅火器是標配還是選配?
像日本的K-Car、日本交通違規罰的重、在中國或台灣可能變成別人的緩衝區。
pc810143 wrote:
2008年印度塔塔就出過NANO了,動力跟續航力還遠遠打趴這台車
汽油車和電動車相比?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