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貨物稅營業稅過高,導致臺灣無產階級的平民只能買爛車

只能買自己口中的爛車,該檢討的是自己旳能力!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有的配備都要成本,個人寧願有更大選配的自主性,而不是被車商硬塞一堆用不到的配備。


越來越多人寧願讓自己的生命讓電腦掌控,當習慣讓車輛輔助行駛,有多少人還會全程專注路況?定速、ACC是為大陸型長途行駛而發展,在台灣卻篤信為塞車利器,結果塞車時反倒車距越長,單位時間車流量更少,塞在路上的時間越久。

人老了寧願把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累了就停車休息,而不是靠著電腦趕路,出事了就怪陽光、黑影、設備失靈⋯⋯
貓咪大師 wrote:
在臺灣,ACC要選配...(恕刪)

醒醒吧, 你以為你列的東西在國外都是標配?
有一種東西叫google翻譯, 可以讓你輕易的看懂世界各地車廠網頁
CcCManCcC wrote:
新加坡用錢來控制車子數量
逼人努力工作賺錢買車

新加坡應該是總量管制,
再努力工作的人,
也要屈就於更有錢的人...........
李光耀:"新加坡成功秘訣除了多元文化包容背景,還有個重要因素是空調"


cckm wrote:
新加坡應該是總量管制...(恕刪)
cckm wrote:
新加坡應該是總量管制...(恕刪)


這問題應該不是在屈就....

骨子硬到不願意看人臉色,又很成功的,沒幾個
私人小客車不是必需品
必需品的意思是缺乏的話,人類基本很難生存!

而交通是生活的必需,但有很多種替代方案
交通事故最主要都是路上的汽車

私人汽車太多 多到要滿出來了,我不覺得是好事

錢多的人買車,可以買好車,除了代步工具也講求品味
錢少的人就買中古二手,就是代步工具而已

現在有些人,物質慾望太強烈
隨便花,月底就見光,要付出虛榮的代價!
沒積蓄買中古車,那就辛苦一點啊
坐公車 火車 騎機車都可以到
哪一次沒到?

沒汽車在那邊靠么
說起來只是滿腹的忌妒而已
心理不正常
覺敏 wrote:
私人小客車不是必需品...(恕刪)

我只能說,在大台北、台中、高雄市區有完整公車網,其他的地方的公共運輸並不便利,有時一天才一班車,甚至還有很多沒公車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要有私家車
覺敏
沒說不能私家車啊,二手車也可代步遮風避雨;初出社會分期買了台小中古也陪我走山下海兼做工,有了點積蓄就買全新小車,將來省吃儉用若更充裕時,我也想有一台名牌車;君不見有好物質的多是有歷練會為自己打算的
嫌貴哪是你不夠努力,就永遠貧窮把 ( 台中一家賣一片雞排NTD220 的店主說的 )
品茗 wrote:
我只能說,在大台北、...(恕刪)


說真的一天一班車的地方,一種不是梨山那種超遠區域,不太依賴到市區上班
或是那種住戶真的不到10戶的...

我身邊就有人有結婚有小孩
住的地方公車一天不到10班
而且都是跨縣市上班(單趟純騎車應該要1小時多吧)

都是靠機車...到現在都退休了
而且還不是養不起不買

以前有錢有小孩都能撐了
現在一堆沒錢沒小孩的撐不住才是真的
品茗 wrote:
在大台北、台中、高雄市區有完整公車網,其他的地方的公共運輸並不便利

私家車越多,大眾運輸越不容易經營.
而且幾個大眾運輸發達的都會區,
路上車流量遠不是「較偏鄉」的地方能比的..........
品茗
重點是大眾運輸不發達的縣市,不管是工作或者出門,沒車就是不方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