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昕* wrote:每次在台灣,周邊的朋...(恕刪) 沒有錯... 騎在最右手邊有以下可能危險因子不知何時右轉小黃、搖擺不定機車騎士、腳踏車、路人跳出?等.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保持中間位置. 最低限速起跳. 耳聽四面. 隨時眼觀.
kche128 wrote:43度的天氣, 引擎...不過我在想..如果很貼近前面一台車or公車, 感應器會不會誤判為同一部車? 像是連結車之類的? 我都騎塑膠車所以不太明瞭我記得ETC是用遠紅外線感應的,況且ETC也有四道關卡..。第一道是車輛辨別系統辨識大車或小車,並且確認車輛有沒有走錯車道第二道是拍攝通過車輛的車牌第三道是扣款,由機上盒跟ETC紅外線設備相互感應第四道是通過車輛全程錄影。所以..要誤判好像有困難度,看起來就好麻煩。
Rax0101 wrote:設備組大.按照道理應該用微波比較不會受速度影響才對.台灣好像是用紅外線的樣子..我不清楚啦..反正我都用回數票..被氣慣了... 微波不容易受速度影響的原因是他並沒有像紅外線一樣要"對準"微波只要可以接收到就可以了這邊E通機E TAG很小台機車用的是綁在手臂上或丟背包裡就可以接收到了汽車用的也差不多只是因為汽車有殼所以通常是年在玻璃上接收會比好另外很不幸的台灣的ETC是紅外線弊案到現在都沒給人民一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