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llas wrote:我是覺得為啥搞一個速限15KM真的很瞎耶 因為那邊剛好是塔柱的部份,只能繞過去,懷疑那邊不是原本是人行道硬要弄出機車道,或是當初設計的時候根本沒有設計機車道,是後來硬加上去的才會搞成這樣。
orea2007 wrote:懷疑那邊不是原本是人行道硬要弄出機車道,或是當初設計的時候根本沒有設計機車道,是後來硬加上去的才會搞成這樣。 依照營建署頒布的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機車道寬度不得小於1.5公尺,腳踏自行車道寬度不得小於1.2公尺。或者當初設計師的構想,根本就是要設計給腳踏車使用的!有人可以實際去測量一下新北橋機車道最寬與最窄的車道寬度嗎?
撇開設計面先不說人(騎士)的公德心也有問題這兩天我都是騎機車道回板橋以8/16這天來說 我在橋上就看到至少三組情侶 就直接把機車停在車道上然後人跑道人行道拍照 車流是不大 但是很過份真不知道那些情侶是在想什麼?
*柳小丁 wrote:但是機車就是會鑽來鑽去 所以才會把機車道用這麼窄 看你怎鑽尤其北部 真是嚇死人了...(恕刪) 很多人家裡都有汽機車,要看用途,吃飯找個離家一兩公里的自助餐,要開車還是騎機車?台灣地小人多,開車出去在巿區找停車位已成為必要之惡,萬一中午吃個飯,還要找停車位,那回來不就連午休時間也用完了?不是每個騎機車的人都會鑽來鑽去,有時候是父母下班,有兩個小孩要接送,還要在塞車的巿區由甲地(上班地點)到乙地(孩子1)到丙地(孩子2)到丁地(自助餐或便當店),當中只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空檔,真要開車或坐捷運,恐怕天都黑了,只能一直騎騎騎,向前衝,沒人問,沒人理,只有對家庭的責任和眷戀在心理催促著,吶喊著。如果政府願意補助家裡有兩個小孩的家庭上下班時間坐捷運半價,我想北高兩地一定會有很多家長跳出來喊聲讚,最起碼可以計算孩子到站時間(前提是孩子年紀夠大,能夠判斷),中間再決定要先去替孩子買晚餐或者可以先加班多賺一點(還是很緊迫)。
新北大橋馬上就要正名新名稱了 - 新北蘭大橋完全藐視機車族的通行權益設計上橋先閃水溝蓋 / 小車道 / 限速15 / 閃電型彎道 / 還要閃斜柱?這是橋耶!官員和施工處是以為設計來考駕照喔??...=.=這應該要全民抗議才對~把那些狗設計者和包商官員通通抓去進豬籠...蓋這麼大一條橋 然後機車道這麼小一條你說新海橋就算了 車道都很小沒話講欸! 新的橋耶!完全可以設計範圍內!居然把汽車道搞這麼大!機車道搞這麼小!另外在抗議一條 請把所有公務車廢掉 讓所有官員騎摩托車體驗一下什麼叫百姓!然後一下速限40一下速限15 欸!這是大橋還是小橋??弄這樣不會塞車??搞小車道又搞速限又搞連續彎道YTM的O道都比這個直!凸一一!
問題1 : 水溝蓋致路面凹凸不平形成跳動路面官方解釋或解決方法:排水設計,按速限行駛無安全之虞(月球表面我沒去過,叫設計部門把機車道改成月球表面,我會找時間在汽車道實況觀賞機車族肉身穿越月球表面等級機車道)問題2 : 雙向各有四根鋼索斜張向天,有撞到騎士之虞官方解釋或解決方法:該路段限速自40降至15公里,已增設減速標線、交通桿與反光標誌,近日並加裝「前方速限降低」標誌(算了吧,反正機車族也不會抱怨,最多就是在發生車禍頻率最多的那一段路,加設一塊(嗨!當你看到這塊警告標幟時,不是在擔架上,就是在往天堂的路上)標示牌。)問題3 : 機車道與快車道分隔島高度過高,恐影響機車道醫療救援官方解釋或解決方法:分隔島高度為80至100公分,應無影響救援之虞(我以為機車騎士都很勇敢,會在受傷後自己就醫或忍痛越過分隔島,一邊流血一邊微笑著攔車,不愧是好國民的榜樣)資料來源:機車騎士、北縣府交通局、內政部營建署北區工程處三重工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