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署.終止禁行機車的規定!

安保兒 wrote:
雖然我一點都不認同機...(恕刪)


我會說"佔用"就是把法規允許的範圍排除掉了(如果是合法的使用,我就沒必要說"佔用",更無權去抱怨)
法規應該也沒有允許汽車在機車優先道上慢慢嚕找停車位的,或一路在機車優先道行駛的吧?

法規在此:
法令規定 第45條第4款
汽車違規行駛機車優先道
1.四輪汽車起步、準備 停車或轉彎時,「可以跨越機車優先道」,不得取締。
2.四輪汽車「占用機車優先道行駛」及非起步、準備停車或轉彎時「跨越機車優先道」(即任意跨越進出機車優先道)應予取締,惟取締時應考量行駛距離、駕駛人動機與具體事實,始予認定舉發。
威明 wrote:
請問解除快車道禁行機車後
慢車道機車跟公車計程車擠在一起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嗎? 麻煩請提出具體的配套措施......


最近算是非常時期 本來不打算多發言的

但是衝著以上那段話 以及某些人動不動就搬出有本事就如何如何之類的風涼話 逼的我不得不放出大絕招

要提出配套也不會在這裡提出 我會直接當著交通部高層官員面質問 在這提出有個屁用

謎之音: 你安保兒是什麼東西 能見的到交通部高層官員!?

我在這個網站的目的只是把車速分流的內涵 盡可能的傳達出去罷了 有多少人能領悟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幾十年下來積非成是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至於提出配套措施 那是在其他場合所要做的事情

PS: 92條尚未修正前 有多少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態 修正成功後呢? 看看相關的討論串吧!

台灣最大的不幸是 社會進步的動力不是由上而下 卻是由下而上
allman1969 wrote:
以前有次跟同學聊天,口誤說到很討厭有些汽車佔用"機車專用道"行駛...
他回我,那是"機車優先"不是"機車專用"道,汽車當然可以開...
...嗯,一米多寬度的機車優先道他也要把車開上去,這樣的心態我也無話可說。
(這世界還是有那種看機車道車少就會往機車道擠的汽車駕駛)


我道歉 我眼睛被蛤仔肉糊到 看錯看成我回他
面子是一定要給的...... 不過臉有時候也是自己湊過來丟的......
安保兒 wrote:
我道歉 我眼睛被蛤仔...(恕刪)


OK沒關係,和氣討論就好。
金旺在東南亞國家的路權

都比在台灣的BMW重車好太多了....

我喜歡研究車~
討論半天政府又不鳥我們,純討論...................

請給機車騎士一條安全的路!(汽車駕駛不要並排停車,不要任意駛出邊線,汽車不要上台北橋機車道)

機車騎士的道路已經很小了,都讓汽車佔據,請問機車要騎那,不騎快車到難道飛天?

(警察說 : 可以等待前方路況排除阿?)
yia wrote:
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抱著不在乎的心態,不管別人死活,又怎能奢望我們的社會甚或交通會進步.
另外;不論違規是否會遭取締,都不應該違規,你需要的是觀念,而不只是好自為之. )

我守法,被不遵守規定的撞,為什麼要在乎他的死活
如果今天我是行人,我可能終身癱瘓了,都不能工作.........
我要社會進步所以我反對,而且建議進一步提高機車的門欄,這是我的主張
我的守法觀念好的很.要的是那些逆向成性,老想偷搶燈的機車好自為之.
我想要支持
因為這個月禁行機車就開了兩張
因為每次都會有莫名奇妙的車子停再路邊就佔了一線了(有時更誇張還會佔兩線)
還有那些在路邊等人上下車(尤其是戴上下學小朋友的完全都不管其他人的路權,有時候還暫到3縣,好像只有他們家小朋友是人其他用路人都不是人)
而且還會有一堆小黃根公車靠路邊
貨是一堆車子要又轉

板上一定會有人說可以等他們通過再走
但是有沒有想過就是有一堆車會呆再納花了一堆時間
在哪等待只會空耗汽油製造一堆的廢氣(本人對這點還滿在乎的)
為何一定要歧視機車呢

我知道就算跟官員諸公們反應的為何國外沒有台灣卻有
官員諸公們一定回說因為國情不同之類的廢話

如過真的那麼國情不同的話
台灣幹麻加入聯合國,這也是國情不同阿(本人對這其實沒啥意見只是打個比方而已.請別帶有色眼鏡看我)

P.s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連署阿

對於開板樓主 我深表同情
但這個社會不就是這樣
我想根本的解決方式只有公投一途了
而議題就訂為"在我前方的車輛或行人 不准擋住我的路"

台灣是個很特殊的地方
機車密度之高 可能是全球之冠
也因此造就了十分特殊的交通狀況

機車族怨四輪族 開車的又何嘗不怨騎車的
我想除了所有用路人都能完全守法 彼此禮讓與體諒
台灣的交通不會有晴天

就愛亂花錢
除行人多的台北市或鬧區地段外,建議開放機車紅燈右轉
但在轉之前,要先停車,讓直行車或行人前進後,沒車的狀態下再右轉,否則才算違規...
不想機車族浪費一堆等紅燈的時間,再加上兩段式左轉,在夏天不是就是在烤機車騎士嗎?難怪交通違規的人多,不通情理、人性的規定,很多人是不會守的...

車速分流再加1 ...
車道分流是古板、不符合實際的做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