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52077 wrote:
就算是時速錶真的異常!!!
看窗外難道不覺得跑太快了嗎?
140公里和80公里的速差,對一個職業駕駛員來說,難道會分不出來嗎?...(恕刪)
因為少有對向車,且視野範圍內無比對物,不太容易用感覺來判斷速度
像是平原段跟隧道內,感官推估的速度會有很大誤差
鐵路目測觀速是數經過多少電桿、除以花費的秒數
不過事發前都在跟調度員通話處理故障,有沒有時間觀速?這就不知道了
然後普悠碼的電門是有速度刻度的,正負誤差3km/h
司機員說電門拉在82km/h(該彎道普悠碼雖然限速75km/h,但那是因為舒適性降速,實際可用85km/h通過)
列車速度理應在79~85km/h之間,這很顯然是因為要趕點,改用太魯閣號的速度運轉
不過拉82km/h、列車實際行駛速度看來是遠超過100km/h,是否是列車故障?
事故原因是列車速度超過彎道限速造成,超速原因是?
這才是調查的目標,反而是宜蘭地檢署用這個(電門拉82km/h)來認定業務過失很瞎
把東部線的班表拉出來,根本找不到不用超速就能追分的普悠碼車次
調度員鬼扯啥“要求準點但不應該超速”,而且故障車次本來就不用要求準點
你調度員在鬼扯啥?怕變成下一個余文嗎?
Howdy Mate wrote:
供您參考https...(恕刪)
就公共面而言,首先,民營化的目的即為減輕政府債務負擔,但綜觀下來,股票釋出時間不當及三島三社的虧損狀態,JR對於債務的清償幫助有限,賠上的金錢都仍由全體國民買單。第二,民營化後的些微調漲價格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第三,JR致力於改善乘客安全保障,卻僅止於表面車體,看不見的安全系統成為隱性危機。
經營權由公轉私,的確可以大幅度改善營運效能,但並非萬靈丹,仍然有其限制。
以上三點, 所以即使民營化,不過換湯不換藥! 加上政治力一定會介入,那是無底洞!! 行車安全跟民營化也沒甚麼太大關係....
........ 營運效率增高不代表安全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