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for sale wrote:
如標題當汽車需要右...(恕刪)
這個情況最根本的問題是台灣的路型跟分流設計根本就很有問題
因為莫名奇妙的車種分流造成內側多個了禁行機車,而機車又只能行駛在三線道以上的最外二車道
也就是大家從小被洗腦的「機車靠右」,長久下來,絕大多數的機車都本能反應的擠到最外測的兩車道
即便內側車道一台車也沒有,甚至有時明明不禁機車的車道也不敢騎而選擇往外線擠
後來為了"保障"機車的"路權"又規劃了「專用道」來禁止四輪車輛佔用。
然後…專用道+內側禁行機車= 大多數專用道只能劃在外側…
在這個情況下,任何車種想要右轉都會跟機車直接強碰。
看看環河市民路口,硬是卡個專用道在中間,汽車要右轉的就是硬卡一堆機車,更有甚者,開到一半才發現變成專用道,臨時要選擇切左邊還是切右邊…這樣反而更危險
再看看承德路往市區跟百齡橋方向,先是機慢車道外還有一個右轉道,汽車右轉要先切過機慢車道…之後全部機車擠在一起等燈號綠燈之後再左右分切到夾在中間的專用道…這種不直覺又交錯的路型分流設定,真的是超級天才才想得出來…
還有承德路文林北路…內側禁行機車,外側的機車快到路口才要黃金交叉切往夾在中間的專用道才能去文林北…
我真的無法了解這種天才設計的腦子怎麼生出來的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取消內側禁行機車的限制,讓直行的車就一路直行就好,要轉彎的車就切去對應的車道,這樣車向車速分流才能有效減少碰撞。
新北跟桃園這兩年開始陸續取消禁行機車跟不強制待轉之後,事實證明事故率的確明顯的下降,就是因為需要直行的機車已經不需要被強制在外側車道等著跟要右轉的車輛來個黃金交叉。
與其一直教育人民機車靠外側,還不如宣導依車向車速選擇合適的車道,這樣說不定比想什麼要不要先關門,或是該不該分段轉,或是什麼時候該外切來的實在…
當我們落實了車向車速分流之後,什麼專不專用道就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