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重要點區間 但其實都沒人想到過 就拿台61來說 現在已經是每跨二個縣市就一個區間 有興趣自己去研究一下..當像是北宜 飆車的拍照的都在某段,所以區間就設置有人住的那一段 結果政府現在搞全段區間..當台灣全線80%都用區間 想到只能呵呵了..區間的影響是 在快速道路 要馬跟著隊長走 要馬自己走的時候 時不時又要分心盯一下錶 就算沒超速 你還是會無意識在時速表 感覺好累..要用區間可以 你既然要用均速 那也弄個數位電子排 告訴你目前的均速 現在這種半套的區間真的讓人無言..不要有人說用某app 我有用了 目前也在用 可是我發現時速誤差 結果還是在盯著錶..
許多道路速限訂得低到很不合理其實造成很多問題,一定有不少人開車會比速限低5-10km,加上車錶的差異,其實速度都偏慢了,大家隨時可以看到一串一串的路隊,路隊長車速一定低於速限5-10km。 我在山路速限40,50km的路段,正常開車情況下,只要不是頻繁盯著速度表,就順順開控制油門還是免不了需要頻繁踩煞車(除非和前車保持相當長車距,但這在路隊中似乎很討人厭), 前車煞車燈都是一路不停亮滅亮滅的。台灣應該檢討的其實是把速限提高到合理值,只有在特殊地區(譬如住宅區,市區)才降低速限,某些長距離山路差不多全線限速40或50公里根本就不符合開車常態以及浪費大家的時間。我在英國自駕數千公里,即使很窄很彎的單向單線車道,速限也是60mile,並不比高速公路的70mile低多少,但一到市鎮區就會降為30mile,降速和恢復正常速度的標誌很清楚,即使我是外國來的,還是習慣左駕駛換開右駕車,也不會慌亂。而紐西蘭的系統也類似,一般速限100,有人得地方會降低速限到50或70,但紐西蘭還有一個好處是山路以及大彎道多的地方並不會把速限降低,而是在彎道連續大大字的數字寫明彎道不能超過的速度(譬如55,75,80之類的)。
penny1216 wrote:一個問題,區間測速是兩點間的平均速度假設區間距離為10公里區間限速為100km/hr前5公里開180km/hr後5公里開20km/hr均速剛好100Km/hr這樣好像沒事對嗎? 慘~這題數學我不會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