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13分
文章編號:85028716
alphaelf wrote:
這真的也沒啥好爭論的(恕刪)

雖然不太認同~你認為內湖線中低運量就是某市長的責任~
不過認同你所說的~捷運對內科的交通是很有幫助的~
因為~
1.
在內科上班的~不見得都是台北市的居民~
很多都是從新北市來的~
板橋土城/三蘆新/中永和/新店/汐止~這種的~
距離說遠不遠~算是有點尷尬的距離~應該沒必要開車去~但是不開車能怎麼去?
(除了汐止之外~都要穿過台北市~才能到內湖~)
我相信開車去內科上班的~應該都有想過坐公車/坐捷運去...但是後來又放棄了~
放棄的原因是什麼?也許坐公車太久/嫌家裡那邊離捷運站太遠/
/坐捷運到內科還要走很遠/坐區間車還要轉乘麻煩...
然後只能選擇騎機車or開車去~
2.
內湖的地形跟汐止很像~屬於狹長型~一邊是山一邊是河~腹地有限道路拓寬不易~
家住新北市要進內科的~除了從汐止方向/士林北投方向來的之外~
不想進台北市區的~就是走高速公路/市民大道/環東大道~(這些路不塞車才有鬼)
無奈不走高速快速~只能選擇進台北市區的~
要嘛從北安路進去~不然就是大直/民權/成美/成功/麥帥二這幾座橋~(這些橋不塞才有鬼)
然後最後都離不開堤頂大道/瑞光/舊宗/內湖這幾條路~(這些路不塞才有鬼)
反之下班要離開內科的~也是一樣~
3.
在內科上班的~不見得都是男性自己有車自己會開車~且必須開車去上班~
非業務/有公務車~或是女性內勤的也很多~年輕的女性也許會自己騎機車去~
年紀大點的女性~少數騎開車~多數大概都會叫男友/老公載~
我相信如果捷運方便快速的話~
在內科上班的女性&非開車上班不可者~絕大部分都會跑去坐捷運的~
4.
只是目前的這個捷運~
A.
中低運量無法快速載走人潮~(這是無解的問題~只能幹譙之前決策的那些人~)
慢吞吞且轉乘是必須的~
B.
對外轉乘進內湖的選擇太少~
不管你是從哪個方向來~我相信大概都是從西邊(三蘆新)西南(板橋土城)南邊(中永和新店)過來的人最多~
就算去坐捷運好了~應該都會擠在忠孝復興/南京復興/大安這三站轉乘~
去轉乘那種慢吞吞又載不了多少人的內湖線~
個人在內科上過幾年班~本來也不想開車~不過去忠孝復興站轉乘過內湖線1次之後~
想想還是自己開車去算了~
也許住在台北東邊的還可以從南港站反向進內湖~
個人認為~
1.
東環線/北環線趕快做~不要再混了~每到選舉才要動一下真是令人生厭~
2.
可以研究看看在環堤大道(接近港墘路附近)/撫遠街之間蓋座橋跨基隆河過來~
可放生讓其走塔悠路or濱江路~
(這條就夠了~不要蓋大多橋~算是轉移車潮到這邊來~這邊看似腹地較大~)
順便附帶兩條引道沿基隆河兩岸~拉遠點再放生讓其鳥獸散~
3.
內湖地形因素~馬路拓寬增建很難~且每天都要進出內科的上班族變多了之後~已成常態~
馬路交通再怎麼改善都是有限的~
用限制進入的手段可以做~號誌優化/調撥...都可以做~但是非長久之計~
叫人在內湖買房租房這就免了~純粹瞎扯蛋的餿主意~
快速且載客量大的大眾捷運才是正途~(畢竟新北市人口密集的地方~大概都有捷運站~)
只是瓶頸會落在要轉乘現在的內湖線~還有現有的內湖線捷運能覆蓋的範圍~
(內湖不是只有內科~舊宗路那邊的公司也不少~)
個人積分:2064分
文章編號:85029795
個人積分:23995分
文章編號:85029811
fsvbzq wrote:
雖然不太認同~你認為(恕刪)
這篇+1 趕快做東環才是重點 會開車的人很多都是交通不便...
現有的唯一一條捷運 速度跟路線實在不夠...(不是高運量問題)
轉來轉去很花時間之外 重點是內科只有兩站....離某些企業公司也不近...
松山南港這邊下成美橋往舊宗去內科的人也不少 是不太可能先跑去南港線轉文湖線.....
我曾在日本工作一段時間 每天走路搭乘大眾交通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小菜
尤其台北非常會下雨 你要辛苦冬天超冷的下雨天 去穿雨衣騎車 還是快快樂樂地搭捷運還能玩手機呢?
捷運要夠多才越有價值 無奈無論政黨 永遠都先開發西台北 東台北完全被放棄狀態...
連三鶯土城那些以前什麼咖的地方 都能嗆內湖了XD 笑死
之前去日比谷 光這個站附近就有多少條 走路5~10分鐘內會到的站就有
日比谷線 千代田線 丸之內線 三田線 銀座線 有樂町線
還不包含JR系統 什麼山手線那些台灣人比較知道的...我就不說了
無論是從哪個方向來 或是要去哪間大企業 都會有比較靠近的站
內科這種早該規畫的不規畫
跑去先開發西台北那些田...
唉 也沒辦法 炒地嘛XD
個人積分:537分
文章編號:85032388
天氣好都是騎腳踏車,不好則做公車。
騎河濱很順暢,風景好,空氣好,大概 30分吧(我算快的)。
如果像我這樣的人住這麼近卻選擇開汽機車,不就更塞嗎?
說實在,下大雨我也騎過幾次,不是太難,不過需要一個好的單車雨衣。
最討厭的就是進出河濱的那小段路。
若要改善河濱通勤,
1) 跨越基隆河的橋要多設行人單車專用道。大多橋的行人單車道都很廢,或者根本沒有。大直橋算是比較好的一個。
2) 多蓋坡道(最好是可以騎上去的那種),增加入口。
最近成美長壽橋在加裝坡道,要不然那個橋真是夠爛的。
3) 讓行人自行車能安全的進出河濱。入口已經夠少了,進出還要跟快速汽機車相撞。當孩童能自行出入河濱,那市政府就做對了。
別的地方更慘。
- 走大直橋沒有一條安全道路可以穿過機場,要不然就要繞一大圈 (飛機巷超危險而且也要繞)。濱江街真不好騎。
- 要去西區板橋的人也是,沒閒繞社子島,也沒有一條專用道(像復興南北路那麼好的) 讓你直直從花博直切到大稻埕的路線。
- 要去天母也是,至善路那麼好騎的路,卻卡一個沒人敢騎的自強隧道。
- 往汐止有幾段路會卡到汽車道,要繞河濱也比較慢,能過的橋又少,市區專用道也少。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