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燃料交通工具會變成主流嗎?

電動車確實不容易取代重型貨卡車,因為電池太重了,氫能車卻有機會。但首先要解決加氫站問題,這可能要政府出面協助業者設置。台灣綠氫成本太貴,綠氫可考慮從澳洲船運進口。減碳就需要花錢,未來人和貨品的移動成本肯定會增加。
alphaelf
看標題只是拿來發電,不見得是車載,另外大型的電動卡車早有了,且台灣南北跑一趟不是問題。
chrischiu71
氫能卡車的確有機會取代傳統卡車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氫氣滿危險的耶......(恕刪)


其實還好 , 氫外洩 往上飄

比較麻煩 存氫, 要金屬有孔洞去 吸 . 一般不是用壓縮液氫 , 液氫火箭用的
還有氫水啊
除非有新型製氫氣的方法,
否則氫氣不會變成主流的,

目前氫氣主要來源
1:石油工業的副產品,
2:水電解,

方式1,
既然都要取代傳統燃油,
從石油工業取得氫氣,
沒有達到減碳的目的

方式2,
用電力電解水,
何不乾脆直接使用電力?
為何要多一層轉換,更多損耗?
SKLau
方式2. 所以做法是把原本離峰要浪費掉的電拿來製氫,把用不到的電能轉成氫化學能儲存起來(明潭是夜間離峰電能抽蓄成水力位能儲存). 儲存成氫能還沒蓄電電池製造的污染給蓄電力衰退問題
Captain Bambi wrote:
會有使用氫氣燃料的汽...(恕刪)

替代方案越多越好
接下來是什麼?
拿電去製氫,再把氫拿來發電,好像是繞了一圈,多此一舉。但如果儲能裝置很貴,白天過剩的太陽能就可以拿來產氫,晚上再拿氫來發電。所以氫能未來有沒有發展?取決於未來的儲能裝置成本是否能降低?如果未來有很便宜的儲能裝置,那氫能就不容易有發展。但就現況而言,蓄電池一直都很貴,而且有壽命問題,幾年就要換新,而氫能就比較沒有壽命問題。
SKLau
的確是這樣,因為離峰時段會被稱為離峰就是電力消耗少但固定負載發電裝置的電確還是不得不放出去浪費掉,把用不到的離峰電能製氫儲存成化學能,另外再尖峰時段拿來用,也是一個做法
Cavendish Lab wrote:
拿電去製氫,再把氫拿...(恕刪)


儲能裝置很多種,
現在實用化的儲能設備
有水力抽儲,
壓縮空氣,
蓄電池,
飛輪,

方法很多,
沒有必要去選擇一個困難且危險性高的
氫氣方案
SKLau
都是可以考量的做法,但水力抽蓄有環境開發問題,蓄電池有製造污染及衰退與回收問題。離峰電力製氫,尖峰時回送給發電機組發電也是降碳排的一個做法就是了。
綠能不穩定波動大 需要有耗電的東西來平衡負載
氫能雖然效率不高 但正好可以做這個
再加上無污染 也沒有電池的回收和重量問題

儘管可能不會是主流 但可能會佔有一席之地
HoopoeCafe 生熟豆專賣 https://webshop.hoopoecafe.com
英國已經有廠商計劃使用風電去製造綠氫,電解槽容量3GW,那大約是1.5個核四廠的發電量。預計2030年投產。
電動車電池越來越大
需要的礦如Lithium越來越多
對環境的傷害也很大!
看看蒙古到處是礦坑
中國就陷沙塵暴之苦
未來礦的來源怎麼解決?
氫就無此問題
充氫又快 沒有充電過久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