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油價與日本油價相比日本目前油價約在¥147~153日本汽油售價包括2種稅金『燃料稅與地方道路稅』〈日文:揮発油税及び地方道路税〉目前的稅金是每公升燃料稅¥48.6,地方道路稅¥5.2假設一台1800cc汽車,行駛10000公里,油耗平均為15km/L日本油價¥150及目前日幣匯率大概0.35換算一下150x0.35=52台幣(稅已隨油徵收)如果台灣汽油,燃料稅隨油徵收後,汽油一公升48元日本油價卻只比台灣油價貴出4元台幣可是日本的國民所得收入是台灣的幾倍2008年世界GDP排行日本 GDP 52900 人均41480(USD)台灣 GDP 3980 人均17520(USD)41480/17520=2.37日本的國民所得是台灣的2.37倍日本油價換算成台幣是52元52/2.37=21.94元也就是說以目前日本人的所得來看他們的一公升油價等於是我們台灣的21.94元而已請問各位中油訂的油價合理嗎?目前就已經不合理了將來稅隨油徵收會更合理??文中提到『以隨油徵收的方式,實現使用者付費的公平原則。而能源稅開徵首年將較現行貨物稅與燃料費略高,並以10年的時間逐步調高,最終達到每公升課徵27.33元的課稅目標。』10年後的價格還是比現在的日本油價貴呀!是怎樣?台灣百姓的錢太好賺、太好用了?反正是國營企業又不會倒老百姓還是會用到油國外的錢難賺賺自己人省事多了真是不甘心!
今天才知道,原來原油採購價格是按照各國國民所得去決定價格,因此日本採購原油價格是高於台灣2.37倍。如果不是高於台灣2.37倍,要求台灣油價低於日本2.37倍,是否邏輯上有矛盾。同理可證,台灣的日本菸品、日本酒類、日本電器價格,均未低於日本2.37倍,這些商人應該降價。要求中油降價是對的,但是用國民所得去比較當作降價理由,我是不能接受。
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人搞不清狀況,能源稅≠燃料稅隨油徵收能源稅=燃料稅+x+y.......幾年前大家在喊燃料稅制不公平時,以為政策面會把燃料稅取消,然後算進油品裡,結果卻突變成"能源稅"這隻大怪獸!!!各位,這個稅已經不是當初我們認知的那個"伸張正義"的稅了喔!請搞情楚一下,消費者絕對是政策下的輸家
"研究報告指出,能源稅開徵第一年,稅收將增加三百六十多億元,第十年增加六千五百多億元,增加的稅收將用於取消貨物稅(電器、橡膠輪胎、平板玻璃及飲料)、印花稅及娛樂稅等,並且逐年調降綜所稅及營所稅稅率"注意到沒?那個配套措施,把課徵的能源稅變相去補助生產廠商及商人,這就是能源稅課如此重的原因,同樣繳稅,那政府退給我們什麼?用油多的,課多點稅原本是天經地義,結果拗不過來自產業界的壓力,稅收再度吐回給商人,取消貨物稅、印花稅及娛樂稅等,有爽到消費者嗎?哼!用膝蓋想也知道~像節能商品政府補助兩千元,賣家就順勢漲兩千,商人還真是有良心啊!不信?我家的節能冰箱就是未補助前買的,比現在賣的便宜兩千多喲~
1589 wrote:今天才知道,原來原油...(恕刪) 看來你的發現還真是奇怪我從頭到尾都沒說原油的採購價格是以國民所得來計算也沒說以國民所得來要求中油降價會PO中油與日本油價相比只是針對與討論中油一直以來都說台灣的油價是亞洲四小龍裡面最便宜的所以才用日本的油價以及國民所得來與台灣的油價與國民所得做個比較,並可說明台灣的油價對於消費者的購油壓力約是多少
Henry0320 wrote:所以才用日本的油價以及國民所得來與台灣的油價與國民所得做個比較,並可說明台灣的油價對於消費者的購油壓力約是多少 這種比較法,滿奇怪的。舉例:如果台灣所購買原油價格與日本相同,產油成本相同,獲利相同,最後原始端售價(未稅)也相同時(假設新台幣52元),只因日本國民所得高於台灣2.37倍,以日本人的所得來看他們的一公升油價等於是我們台灣的52/2.37=21.94元而已,來問中油訂的油價合理嗎?就認為台灣的油價對於消費者的購油壓力很大,此連結因素(國民所得),令人覺得奇怪。純就邏輯上的討論。我個人認為中油應該公開真實的購油成本及人事成本,才能真實了解真正油價問題及利益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