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duck wrote:
一般國外看到車子打右轉燈大家心理會想:看~他要右轉耶~騎慢點讓他過~~
台灣就變成:"看"~想右轉~~門都沒有~快衝~~(恕刪)


NONO~

國外看到車子打右轉燈,會直接變換到左邊車道

阿對喔~我忘記這裡是鬼島!

禁行機車~機車族是次等公民!
在台灣開&騎車都危險阿
違規無時無刻處處見

有些人可是秉持著"賭你會煞車"的心態
開&騎車呢

無預警插隊,煞車,迴轉
小巷子出來免看

太多太多了
所以在台灣開&車是要比狠
隨時要有下車輸贏的準備

axing01 wrote:
回台開車幾個禮拜看到...(恕刪)


我剛回台灣也是嚇的半死

後來才發現 事實是:
不是台灣人太厲害
根本是老外太笨了
我愛海宰敗類 但總會很不小心跟地球人吵架

axing01 wrote:
所以城市規劃很重要
如果今天多數外國人跟華僑都對台灣駕駛環境不滿, 那是否要改進?
況且今天不只是外來客對台灣駕駛環境不滿, 很多本地人也不滿
拋一句, "台灣開車不危險,技術練好比較重要"
很沒有建設性吧..
我開那麼多國家 開了十年也沒肇事紀錄
也聽過很多台北老駕駛被陰到
很明顯, 這已經不是所謂的"經驗"問題了
面對問題才是解決的第一步
難道你要叫外國人&華僑每個練好台灣開車神功才上路
這樣能期待台灣變成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嗎?
...(恕刪)


"台灣開車不危險,技術練好比較重要"
馬路是死的人是活的,技術差到那開車都要出問題,
你不滿台灣開車環境,我在日本東南亞也開車過我也不滿
那日本是否就要改進?
在台灣開車台灣人有台灣人默契,台北有台北默契,
你不過一次小車禍,就否定台灣駕駛環境,未免太過.

文章全是你寫,支道進幹道未注意是你錯在前,
是否真是紅燈我質疑,台北縣市開車即使半夜2點鐘
大家碰到十字路口是見紅燈就停車,我從小就在台北騎車開車也30年
全世界那個城市沒車禍那個城市不被罵
我到新加坡開車新加坡市民不也罵,那可是英式道路規劃.






樓主 你怎不提四輪以上的車子 "停車停在慢車道"綠燈右轉 擠到機車"公車右轉擠到機車"看到車位馬上切到右邊"

以我看都是大台擠小台 而且打方向燈的 有幾個?

我在台灣很討厭開車 除了位置難找 其他的也就包含一堆無腦駕駛

有人提到東莞 我想東莞比台灣好太多了....至少沒有摩托車 以及路很大條 沒打方向燈或者亂切車 我看兩地相差不遠

axing01 wrote:
舉個例, 歌舞伎町街內夜晚我只看過行人步行
只有凌晨才看的到店家卸載貨車輛
這些事只有我才知道嗎? 不, 很多官員都應該知道
只是有沒有勇氣去執行一個挑戰長久以來都一直存在的糟糠制度
官員花錢去國外考察是考察假的嗎
現在台北就像是溫水煮青蛙
住在裡面的人對很多事都像你一樣已經習以為常
我親戚朋友也只是罵罵. 好像他們都沒辦法做任何事一樣. 唉
你真要忍受這些一輩子? 不去做任何改變?
你真要替這些政府官員說話?
...(恕刪)

你拿歌舞伎町談做什麼,歌舞伎町晚上跟台北西門町,夜市,不是一樣,
全設為行人徒步區,我去新宿就住王子,對面就是歌舞伎町,
人多巷子窄,開車進去是自找麻煩,全世界也只有日本這國家
喝醉酒居然是穿西裝打領帶拿著公事包睡大馬路
還天天有,不只一個,真 有禮無體 (台).

太天真

axing01 wrote:
公車→你話中有許多"以台北而言''你有沒有離開過台北市生活?

沒有, 所以我並沒有評論其他都市. 你的口氣似乎是一種指控?


既然你說市區啊 那台北市以外的不叫做市區囉?

那請你把前面的市區改掉我們再來討論

指控?還好啦,質疑而以啦


axing01 wrote:
急需或必要才利用, 像是你提的"運重物"


有種行業叫做瓦斯行
有種行業叫做宅急便
用機車送貨的行業非常多,請問你要她們開台威利1100塞在市區慢慢找車位送貨嗎?


axing01 wrote:
我上面打的這些都是我認為的癥結點, 政策不夠深 不夠遠.


妳認為台北交通差
我認為禁止入城不夠深不夠遠,看來我們彼此的想法有差距

妳沉重的認為我"指控"你,那就這樣吧!

只不過想點醒你,不是只有台北市叫做市區

你要政策實施,那需要幾年?

所以事先禁止機車在實施政策囉?有沒有配套?

光口說政策不夠深不夠遠沒用,找出solution才有用


axing01 wrote:
難道你要叫外國人&華僑每個練好台灣開車神功才上路

這樣能期待台灣變成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嗎?


我認識的美國朋友,說紐約市開車騎車很刺激,還比台北塞車塞的嚴重
大家開車也都很殺
紐約不能算國際大都市嗎?


axing01 wrote:
我只有騎過五六次, 覺得不怎麼安全. 也沒走路那麼健康環保. 我就停止了.


小弟是南部人,你可以來生活幾天沒有機車汽車的生活

開車去過台北,我還是會選擇捷運&機車

小弟有台北朋友,家裡汽車賣了

改添購一部600CC綿羊與一部125CC速可達,家裡每人都有一台單車

總計停車位剛好一輛汽車

這何嘗不是個改善壅塞的解決方案?機車也是改善的方案之一看有沒有善用而已


妳知不知道歐洲國家有些地方提倡機車取代汽車?

尼斯 wrote:
在台灣開車台灣人有台灣人默契,台北有台北默契,

你不過一次小車禍,就否定台灣駕駛環境,未免太過.


我們可以假設...

樓主如果在芬蘭開車撞上一隻麋鹿

大概就要怪罪芬蘭沒有24小時都幫馬路除雪吧

偏偏芬蘭人在雪地開車就是開的很順

可是沒辦法,他口中的華僑朋友認為芬蘭開車不好開,就是芬蘭政府沒有幫路面除雪是她們的錯

有些人總認為世界是繞著她們轉

今天我看見了

mmhihi wrote:
在台灣很會開車的,在...(恕刪)


沒錯, 這就是問題所在. 我父親到國外也是跟你有一樣不適應的地方.
他開車習慣了台灣這一套"默契"原則
在先進國家, 需要的是遵守國際交通法規.
默契往往靠的是直覺, 非理性. 極有可能出錯.
誰能確保對方跟你心中的"直覺"是一致的?
唯有遵守交通規則與禮讓文化才能造就良好的駕駛環境

syntech wrote:
按照台灣人的習性來說...(恕刪)


非常同意你的觀點
一個城市最終還是以"人"為中心
每個人多些禮讓. 多些尊重. 這些是許多台北開車/騎車人要學習的事
我只是單純希望台灣多多學習已發展國家的部分優良文化
少跟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的不良文化做比較..
跟比較爛的比, 自己永遠不會進步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