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5543 wrote:
記得早期公司請了一位護理長來上工安安全課程
第一年提到CPR的重要性,要求學員遇到需要CPR的傷患,要毫不猶疑地施作救人,有作就有機會...
過了幾年,又是同一個老師,卻教我們沒把握最好不要作,否則本來沒那麼嚴重,讓我們這些非專業的來作,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並舉例連讀四年的護校生到醫院實習,頭幾次都不敢作,甚至嚇到哭出來手足無措...
人在受意外傷害時,有幾分鐘的黃金救人時間,要救還是不救?
加上台灣人的自私,救活就感激,救死可能會沒完沒了,旁觀者冷漠不是沒有原因的...
最後教師自圓其說,自己親人就要救,別人看情形吧...
我來解讀第一位護理長的說法(我自己的觀點)
如果是在工安現場 例如是氣體中毒 中暑等熱傷害
可以的話 當然是先把傷者跟自己帶離事故現場
或者在田徑場上 運動員突然昏倒癱軟
民眾懂CPR的話 的確是應該先施作CPR
因為這類型的傷者比較"沒有頸部受傷"的疑慮
但前提是 要先辨認傷者呼吸與心跳是否停止
如果傷者還有呼吸跟心跳 而一昧地吹氣或心外的按壓按摩 反而會讓傷者更痛苦
不信的話 自己做試驗
吹飽一顆氣球 再灌進自己嘴巴裏面 看是什麼感受
而最近的CPR操作
好像不要求要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即使呼吸停止) 直接做心外按壓就好 按壓到救護人員接手
因為大家對口對口還是會有所顧慮 而放棄施救 有時會錯過發文大所提的黃金時間
所以直接跳過口對口 做心外按摩就好
(以上有錯的話 還請指正 畢竟也是多年前上的課+電視新聞看到的訊息)
至於像是高空墜地 或是車禍現場的傷者
因為傷者有很高的機率是有頸椎受傷的問題
所以若未先加以固定頸部而任意移動傷者的話
傷者即使外傷痊癒 也有可能造成頸部以下癱瘓的問題
如果是自己的親人 這樣子的施救真的就會比較好嗎
如果你是傷者 本來僅是手腳骨折
經好心人施救後 反而變成一輩子癱在床上
對你而言 這樣有比較好嗎
我倒不是指正那些來上課的講師有說錯
而是上課學員可能會誤解他們所說的意涵
至於其他的社會風氣問題 例如怕被賴上肇事責任
那就不在小弟的討論範圍了
這裡純粹就"緊急醫護"的觀念做探討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