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文]從去年到現在,台幣兌外幣到底是「真貶值」?抑或只是生意人漲價的藉口?

最近很多汽車公司對旗下所製造或者所代理的汽車
大多數以所謂「日圓升值」、「台幣貶值」作為藉口漲價

上週我的好友去看日本進口車M牌1.5L小車
據他說該車系比去年報價漲七萬!!

可是大家看看「台灣銀行牌告匯率走勢圖」
詳參:http://rate.bot.com.tw/Pages/Static/UIP003.zh-TW.htm
沒錯,台灣的中央銀行以貶值來作為增加出口的手段
但是,新台幣真的有跌的那麼慘嗎?

再說,英鎊對歐元的跌勢,(2008年5月2日,1英鎊兌換60.11元新台幣;1歐元兌換46.91元新台幣
2009年4月13日,1英鎊兌換49.25新台幣;1歐元兌換44.2新台幣
英國車或者歐洲車在台灣有降價嗎?英國B牌折疊單車有降價嗎?

另外,2008年4月1日,1美元兌換30.25新台幣;1日圓兌換0.30新台幣。
2009年4月13日,1美元兌換33.645新台幣;1日圓兌換0.3336新台幣


新台幣在匯率市場上,真的不值錢嗎?

還有,石油從去年每桶將近150元美金降到現在每桶50美金左右
以石油漲價為藉口的生意人,他們成本降低
輪胎製造商有降價嗎?機油公司有降價嗎?

小麥降價,麵粉降價
台灣這些大型、股票上市連鎖便利商店所販售的麵包,有降價嗎?

綜上所述,難道這些「大公司」的財務人員不知道匯率避險的重要性嗎?
到底新台幣有貶到那麼深,必須大幅度提高新車售價嗎?

台灣消費者真的很可憐,雙卡利息降不下來,但是大公司跟銀行貸款之利率是可以「談的」
一般受薪階級要繳稅的時候,一毛都跑不掉;可是大公司或者(有能力)的人就可以很多避稅的方式

唉~抱怨歸抱怨,我想我發這篇抱怨文也「只能」抱怨而已
吾等消費者要買新車或者進口商品,也只能接受這些生意人所開出的價格
我個人只能「勉勵」自己多多賺錢,多多找賺錢的方式,來負擔這些稅賦或商品的價格
台灣很多“德國車”明明是非洲﹐墨西哥或者美國生產再進口到台灣﹐可是“歐元”匯率一動還不是一起漲價。

所以那些理由聽聽就好﹐漲價真正的原因就是﹕ 不論價格多貴台灣人就是愛買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嗯!如果真的想研究這個問題的話,建議去讀讀經濟學上「需求彈性」這個名詞,再把它聯結到「品牌行銷」這個概念去....

如果生意人覺得漲價後消費者仍然會買,買氣不會減少的話,生意人就不會不漲價的。如果你是生意人,你會堅持不漲價嗎?
呵呵呵!我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