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上的各位好

最近我對渦輪有些興趣所以想了解一下

爬了些文章後發現很多問題需要高手解惑

以下是個人對渦輪的理解

渦輪車是靠廢氣帶動渦輪葉片去驅動同軸的另一個葉片增加進氣量

由於渦輪因高速運轉等因素下,高溫會造成機油的加速變質及進氣溫度提高

所以進氣燃燒前需在加一道空氣冷卻的步驟

機油品質與保養也要求要高

運轉上渦輪會有渦輪遲滯的發生,依照各車廠的科技進量將輸出曲線更線性

原理上渦輪車在增壓的動作是增加燃燒室的空氣量達到更有效的燃燒

在增壓時也提高噴油量在有限的空間內達到高馬力的輸出

相對的引擎結構層面就不能用同CC數規格引擎去承載這樣的馬力輸出

所以我認為多出來的馬力不是用固定的噴油量達到完全燃燒的結果

而是相同的空間增加噴油量及空氣所造就

當今渦輪車因環保法規的關係掘起

但我的觀點覺得渦輪的資訊在很多方面有所隱瞞

總讓人覺得我只用小CC數的油耗可以達到大CC數相同馬力的錯覺

統合以上條件,渦輪車非常大的成本都在砸在引擎科技上

總覺得引擎以外的東西都要加價升級或是修繕才是我們看不到的支出

更別說是結構上的成本壓縮

如有錯還請大大們指點
文章關鍵字
還有自然吸氣引擎可以選擇
所以您可以不用這麼擔心啦!!
再過幾年也許只剩電動車可以買。
您真的不用擔心這麼多!

貓僧 wrote:
總讓人覺得我只用小CC數的油耗可以達到大CC數相同馬力的錯覺
統合以上條件,渦輪車非常大的成本都在砸在引擎科技上
總覺得引擎以外的東西都要加價升級或是修繕才是我們看不到的支出


20年前你說這話我同意

再幾天就2018年了。

現在路上放眼望去,一大堆的渦輪車,歐系新車幾乎都渦輪

日系這兩年也爭相導入小排氣量渦輪

本人開1.0渦輪車,就是省油,扭力就是像1.8 馬力就是比1.6要好。

要加價升級什麼還是修什麼,開了快四年,目前還不知道。

渦輪相關零件還沒壞,可能你的變速箱、避震器、XXX 等等的就先壞了,

網路上一堆人擔心渦輪會壞掉,但討論最多的卻是變速箱損壞的經驗,

除非有很多案例,不然我覺得渦輪這個東西幾乎可以把它視為與引擎相同耐用的零件。
貓僧 wrote:
版上的各位好最近我對...(恕刪)


現在的原廠渦輪不是土炮改的渦輪,在散熱部份都跟10幾年前相比有更好的處理。保養部份對機油比較要求,但其他跟自然進氣車差不多。另外現在渦輪車都是節能走向,例如kuga 1.5T是1.5的排氣、2.0NA的油耗、2.5NA的動力,我能用相對低的油耗獲得更大動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貓僧 wrote:
版上的各位好

最近...(恕刪)



不只是引擎而已。
其他機械結構也會影響。
世代在進步,你就別太擔心了。
配合新的變速系統,渦輪車也能很省油的。

貓僧 wrote:
總讓人覺得我只用小CC數的油耗可以達到大CC數相同馬力的錯覺


應該說

相同馬力下 小CC數的渦輪車 會比 大CC數NA車 省油

而不是

小CC數的渦輪車有 大CC數NA車的馬力,且保有原本小CC數NA車的油耗
渦輪因為因為缸內直噴所以散熱更好,但缺點是更容易積碳,現在最新的技術是缸內剛外都噴油改善積碳缺點,渦輪車是以小CC樹對應自然進氣大CC數的馬力,其油耗應該是介於小CC數跟大CC數自然進氣之間,壓入更多空氣當然需要更多油馬力更大,但產生的高熱比自然進氣高,所以引擎室內的零件壽命相對無自然進氣好,渦輪本身就是熱源,而且最少都是七八百度,熱主要來自於排氣段的熱累積於渦輪排氣端上,在晚上若大腳油門後停車你可以發現整個渦輪都是紅色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大都建議停車前順順開一小段,讓渦輪散熱。
Dwing wrote:
應該說 在相同馬力...(恕刪)
1.進氣溫度提高主要是因為空氣經過壓縮,所以intercooler(中冷器)負責將空氣降溫
2.渦輪高轉速軸心靠機油進行潤滑及帶走熱量,所以機油品質很重要
3.渦輪引擎依照增壓值大小,除了中冷器加大、進排氣管路強化外,引擎內部結構(缸頭燃燒室、活塞、連桿、曲軸、引擎本體等)需要不同程度的結構強化及散熱加強,部分高增壓引擎會將引擎內部更換成鍛造零件,使其在增加強度下不會增加太多重量,噴油嘴及電腦也要能應付增加進氣量及油氣散熱的供油需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