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的不能怪全力捍衛的死忠粉絲們

護航文有感

有時看特定品牌的死忠車主粉絲,看到任何訴說車廠不是的討論,就立刻水火不容地發表洋洋灑灑的護航捍衛文,其實用經濟學角度來看,這是「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心理起了作用:當一個人已經擁有某樣物品時,對於它的價值評估、評價甚至包容性會「大於」尚未擁有的時候

1.因為人們會放大已經擁有物件的價值,所以只要其他人對自己擁有的產品提出質疑時(無論好或壞),都會認為其他人在意圖減損自己擁有產品的評價,自然不能忍受而跳出來反擊,並向提出質疑者扣上"黑"或"酸民"的帽子

2.消費者在使用產品和服務時,會自認擁有商品的價值,透過有意或無意將正面訊息曝光在社群媒體上,能讓使用相同產品的其他擁有者,更能明確感覺到他們所使用的商品增值,進而強化黏著度,更相信自己擁有的產品好棒棒
文章關鍵字
港都狼仔 wrote:
護航文有感有時看特定...(恕刪)

臺灣人有個通病
當你擁有應該東西時你可能是費盡心思去評估
並且排除所有負面聲音
”我就是要這個”
最後擁有了,才發現這東西實際上沒有想像中的好
但大家都讚賞這”新”東西
讓自己覺得高人一等
陶醉在這樣的氛圍,更加不能讓自己沒面子
於是必須排除各種負面消息

造成現在網路資訊已經不可信

不只電動車是這樣
任何新車上路都會有的大頭症

難道要承認自己的選擇是錯的?
你該對身邊的人負責,不是在網路做虛擬掩飾

不過就是一臺玩具車,有什麼好自豪?

加上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
大家有網路要作什麼?
長輩覺得新奇,貼長輩圖?
有同情心的到處轉十年前走失幼童
富正義感?的將自認為不對的情景公開網路

最後……
我發現這樣會得到很大的響應,所以開始就是做類似的事情

有些小事,大家看看就算了
長期下來,這可不是小事,根本就是罔顧生命
所以正反兩派開始吵
其實,可能自己吵的點是錯的,自己在過程中也發現了!
怎麼辦?
反正就是繼續錯下去
面子更重要

十年後……回頭看看自己曾經的發言,才知道十年前有這麼無知,奧蠻

或許,自命不凡的人會覺得網路很挫折
就是不能被比下去,不管怎樣都要贏

仔細看看新文章
有些人的新貼文一開始就已經大頭症發作,之後只有被打臉而已
然後首篇已刪,打臉文消失


最後一種狀況
如果不讓一家公司壯大
到時候損失的是擁護者

把公司鬥垮,幾千個車主何去何從?無人理會
幾百萬車主呢?


他們不會去想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只想就是要做

路上有些事故,老實說,當下是不是有故意的思考

只是真的事故了,哪可能是故意的,都是意外
我怎麼知道會這樣
早就當笑話在看了。

尤其是市佔率1%的那個擁護者

沒事就攻擊他牌
蹲著騎、腰酸背痛、油箱會爆炸,騎乘者中毒,10吋小輪徑不穩,12吋又笨重、外型好看又不實用,

然後換成他們家的車,突然都沒事了,變得好棒棒了。


港都狼仔 wrote:
護航文有感有時看特...(恕刪)


我覺得在HONDA版, 這現象蠻明顯的.
北七喵 wrote:
我覺得在HONDA版...(恕刪)


其實很多都有,不只汽機車,手機/電腦等都會有這種現象
BlackDragon wrote:
臺灣人有個通病當你擁...(恕刪)


只可惜這種爭吵文在零壹等論壇都是在熱門文章榜上,即使下榜也可以燒個好一陣子
jason 567 wrote:
早就當笑話在看了。尤...(恕刪)


賣吃的老闆也都說"別攤的都歹吃,沒有我們好吃啦"

港都狼仔 wrote:
賣吃的老闆也都說"別攤的都歹吃,沒有我們好吃啦"

不甘心受騙上當的消費者表示:
這家非常好吃值得推薦!

仔細解讀其實是:
我不想孤獨入火坑,多幾個墊背也好!

一個人挫屎,不如一群人
這樣才有伴

將來風向變了,索賠聲音才夠大
網路凡走過必留痕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