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53 wrote:如圖前天才請輪胎行...(恕刪) 1.交叉比對,是科學論述的第一動作。買個貴一點的類機械式胎壓器,一樣於開車前開車後作紀錄,自行比較。中油加油站的數字顯示充氣站,也很好用,可利用不用錢。2.5磅數的胎壓,觀念老一輩人(如我),輪胎用目測與手壓(輪胎肩膀部最軟的部位),是會有差距感的。或找輪胎行檢查,最快了。3.如果原始胎壓也正常,那只能推論右後輪的訊號傳輸有問題(或是你 人品不夠好,買到品質不佳的)......
我覺得要配合胎溫來看會比較好,因為胎溫高低對胎壓也會有影響。請在冷胎時先確定胎壓和胎溫都沒什麼誤差。再來等開完車到目的地後看看變化如何。一般左右胎的差距不會差很多。(前胎會比後胎溫度來得高,因為前胎阻力較大及引擎的溫度影響。)若某條胎的胎壓或胎溫變化較大再來看可能原因。如果左右胎溫差異不大但胎壓差異較大,可能是胎壓較高那條胎的胎內水氣含量較高。如果是胎溫有較大差異的話,可能該胎的行車阻力較其它胎來得大。若是前者的話應該影響不大,若是後者的話則需要檢查一下比較好。因為我不是專業的,以上如果有錯也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