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用晶片組做開頭 , 在 "- " 之後的英文字母代表了賦予的定位 ,
包裝美工也較以往更簡潔地讓人能短時間內了解產品特色 !!


各個面向都很清楚地秀出型號 , 以及 "Classic Series" 定位的字樣 ->

背面除了有簡介、規格一覽之外 , 還提供了I/O Overview ->

附有標準配件 ->

真身亮相 ~


CPU的供電相數 ->

粉漾的DDR III插槽是饅頭比較喜歡的配色 , 另外24Pin電源插槽的位置在整線時蠻方便的 ->

北橋晶片 ->

南橋晶片與6個SATA II、1個IDE插槽 , 提供前置面板功能擴充的接腳位置利於組裝 ->

Gn Lan是採用Reatek PCI-E介面的8111DL ->

音效部分由支援7.1聲道的Realtek ALC888S提供 ->

I/O埠一景 ->

這次選用的配備是 :
AMD PhenomII X3 720BE
msi 770-C35
OCZ DDRIII 1333 / 2GB * 2 (7-7-7、3 channel包裝 , 但AMD平台只支援雙通道)
msi R4670-2D512SP2
Seagate 200GB / SATA
貓頭鷹 NH-U12P
偉訓 Cougar Power 750W
上機囉 !!


開機Logo ->

想要窺探MB的能耐 , 超頻是一種手段 , 而msi透過第二代易超頻 , 讓這件事變簡單了 ,
PCB上還附有OC Switch切換說明 (計有10%、15%與20%) ->

小超15%雖然只讓外頻推上230MHz ,
但卻能在不加壓、BIOS免設定的狀態將CPU時脈提高到3.2GHz (NB / HT皆為2300MHz) ->


不滿足於OC Switch的傻瓜模式 , 想得知手邊的CPU上限難道一定得經過數次開機黑屏、Clear CMOS嗎 ?

"易超頻" 不是叫爽的 , 試試 "Max FSB" 吧 !! 它可以輕鬆找出外頻最大值 ->

300外頻、3.6GHz達陣 ->

3D Mark06的成績也往前推了 ->

CPU Mark直逼500、不過因為NB / HT降為2100MHz的關係 , 記憶體表現差異不大 ->

想要解除3核封印得先更新BIOS , 過去可能要特地製作開機隨身碟 , 在陌生的DOS下打指令 ,
現在只需將BIOS複製到一般隨身碟 , 並開啟M-Flash操作即可 ->

function切換到 BIOS Update , 並選擇存有BIOS的隨身碟 , 指定欲更新的版本 ->

會再一次進行確認 , OK的話就直接執行啦 ->

為避免人為上的疏失 , 所以M-Flash中對於BIOS的檔名有設限制 , 官網下載的版本維持預設名稱即可 ,
網友提供的特殊版請依文中要求命名 , 操作中如有出現下圖警告 , 表示命名有問題 , 請勿再強制更新 ->

更新BIOS後先降低NB / HT , 再將ACC設為Auto ->

4核變身 !! CPU的分數大躍進 ->

記憶體的表現也再次跟著提升 ->

NB / HT的互動是比較有趣的地方 , 不像以往單單拉高外頻就有好成績 , 有興趣的可以研究研究哦 !!
破萬頻寬與500大關只差臨門一腳了 ~


msi 770-C35不到3K的售價降低了DDRIII平台的購置成本 ,
搭配易超頻的設計更提高了OC時的效率與樂趣 , 對於有升級或組新PC需求的買家 , 是個不錯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