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已確認3D堆疊快取將在今年下半年的產品中面世。

自從蘇媽在computex 2021上展示效能提升15%以上的3D Cache技術以來,我一直以爲這是一個尚不成熟的炫技,以至於以爲AMD不會很快推出真實的產品。但是据Tom's Hardware,AMD已向他們確認,zen 3D產品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面世。此技術不需特定的軟體優化,對散熱方面也沒有特殊的要求。Tom's Hardware表示,他們還獲得了一些進一步的細節,尚待未來揭示。

AMD在Youtube上發佈的新影片揭示了此項技術的一些細節。



該技術基於台積電的SoIC。影片裏演示,AMD把晶片反過來,去掉95%的厚度,只留下5%,約20微米厚的矽片做實際的計算,然後把一個標準的L3快取放到上面。台積電的SoIC技術無需微焊接,而是將兩塊磨成完美平面的矽片直接以分子力貼合,從而將快取與核心的距離減小到原來的1/1000。

AMD已確認3D堆疊快取將在今年下半年的產品中面世。
相當於把桌上的那一堆綫縮短到美女手上的那條綫一樣。
三山直文 wrote:
自從蘇媽在computex...(恕刪)
問一下 蘋果M1上面貼合的8~16G記憶體是用這種方式做出來的嗎?

補充:搜尋了一下 找到官方的M1新聞
內有晶片無金屬殼圖片 應該不是與晶片貼合這種技術
只是封裝在CPU旁邊的技術

連結 -> Apple 推出 M1
                              彈幕濃!
三山直文 wrote:
AMD已向他們確認,zen 3D產品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面世。此技術不需特定的軟體優化,對散熱方面也沒有特殊的要求


是 AM4 Zen3/Zen3+ CPU 嗎 ?

真希望趕快有答案呀....今天差點就在蝦皮下單 Zen3 5800X 了
AMDer wrote:
是 AM4 Zen3/Zen3+ CPU 嗎 ?


照時間來看應該是了。
AMDer
那看起來又要等囉........
如果用3d堆疊技術,
那.....價格應該會漲價吧!
良率也會降低吧!


這樣跟intel的膠水技術對打,
划算嗎?
skiiks wrote:
問一下 蘋果M1上面貼合的8~16G記憶體是用這種方式做出來的嗎?

M1那種只是把晶片封裝起來的時候,乘載晶圓的電路板不只下方有BGA接點,上方也有BGA接點,讓記憶體可以焊上去。就像原PO貼的圖中那一坨線那樣那麼長。

TSMC現在的新封裝,是晶圓上做好要對外接的點位,另一片晶圓上也有對應的點位,然後另一片翻180度直接疊上去,線路縮短到如同那個女生手上線路長度。
成本會增加,新技術的新品一定售價偏高,
不過Ryzen5K系列會並行販售吧,
舊品價格也有機會降低...

個人比較好奇的是,
3D堆疊技術Intel也是早有,
怎反是AMD先行用上了?
照理說 I 家自己晶圓廠要應用這種東西
應該更容易才是???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loki6865 wrote:
成本會增加,新技術的新品一定售價偏高,
不過Ryzen5K系列會並行販售吧,
舊品價格也有機會降低...

個人比較好奇的是,
3D堆疊技術Intel也是早有,
怎反是AMD先行用上了?
照理說 I 家自己晶圓廠要應用這種東西
應該更容易才是???


成本,況且當初也沒那個急迫需求(壓力)

TSMC早期提出先進封裝後也是好一陣子沒有客戶使用,忘了坊間哪一篇文章曾提過封裝對於成本一直都很摳,
就算差了個零點幾美元都可能成為不受客戶青睞的原因

所以TSMC的立體封裝後來也是各種精簡版本一直演化去增加競爭力,好在剛好有手機這種對厚度很要求的產品讓立體封裝可以大顯身手,之後就漸漸打開了市場跟客戶群,所以才很多評論說Intel沒跟上智慧型手機那幾波爆發需求的競爭市場,導致太多練手機會跟開發資助(客戶訂單)流失很傷

tsmc跟蘋果開了這條道路後,後續其他的投產客戶就跟著一起享受到這些成果(上到大車),也比較有信心去資助/嘗試其他的新封裝技術
這篇有可能獲得"惱補大蝨"的名言:3D堆疊快取的設計是cpu未來的方向,amd拓荒 intel得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