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篇為降壓調整的ITX組機心得,
內文各種測試數據並非處理器原本的性能,
水冷大神們請自行斟酌觀看。
身為長年ITX使用者,
近年處理器功耗越做越大,散熱要求也越來越高,
想過要不乾脆回大板算了,
後來看到板上某大大的7950X ITX的調整又再度燃起希望,
然後也在YT看到這篇7950X ECO MODE VS TINY COOLER!
所以還是決定主力機搞ITX做升級。
主角7950X3D 機械哥吉拉幫忙確認

CPU散熱器:NH-L9x65
主機板:ROG STRIX X670E-I
記憶體:32G XPG-DDR5-6000 CL30
顯示卡:RTX3070
SSD:Samsung 990Pro
機殼:訂製類MAC圓形ITX機殼
Power:海盜SFX600
上機調整: (( 其實沒什麼好調的...

進BIOS後直接懶人65W ECO模式(實際PPT 88W)
Curve Optimizer先抓 CCD0-15,CCD1-30,沒Offset減壓。
Ryzen架構向來是多少電壓做多少事,散熱器扛得住即可。

記憶體直接EXPO 6000

R23單程快樂表
單核1944多核28659

這應該接近預設的12900K跟5950X,不過功耗低一大截。
R23多核10分鐘
溫度上升後摔了600,但依舊有28實力,
這分數對我來說比較真實。
(下圖為10分鐘接近尾聲的溫度功耗截圖)


這性能比起前機5900X提升不少,也適合丟著長時間渲染使用。
其實還有試過105W ECO,單核就可過2、多核能破3開頭,
但就會時不時頂溫度牆,必須提高風扇轉數變吵,這就不是我想要的。
再上測的170W 就不必說了...扛不住,
這邊也了解到這台整機散熱只適配65W模式...

反正海盜280AIO還在上櫃Standby,哪天ITX玩膩或性能不夠用,
再來掛回去跑原本性能。
既然是X3D,也簡單測一下手邊的幾個遊戲,
因為這個特殊機殼只容納長度29CM雙槽顯卡,
所以顯卡部分還未升級,暫時沿用舊的RTX3070,
遊戲也不是什麼新遊戲請見諒((年紀越大真的越沒時間玩...
均為1080P全開,NV驅動程式皆開啟半透明材質反鋸齒。
FF15跑分

FF14曉月跑分

叛客2077實機(V住處騎樓場景)+跑分

實景跟跑分FPS都在90至100出頭遊走,
這遊戲其實快取優勢不大,比較吃顯卡,
國外GN測試7950X3D+RTX4090是260以上。
以下兩個遊戲沒跑分模式,所以直接錄製影片。
原本要秀每顆核心頻率,
但FPS Monitor好像還沒支援這塊板子的傳感器...
只能加減參考...
世紀帝國4
擷取遊玩一小時後半部攻城,處理器溫度已上升一段時間,
烤一下這台小主機是否還能頂得住。
戰艦世界
大黃蜂航空母艦\隨機場
【心得】:
整體來說調降性能不後悔,16核心也能滿足個人繪圖需求。
遊戲1%Low比起舊機5900X好上很多且有感,
CCD0\1的調度、單多核的使用均能正確切換,
不換顯卡、電供的方案下,遊戲性能也能獲得不錯的提升,
單純臭打遊戲的玩家,可以較輕預算期待下個月的7800X3D,
最後13400也寄到,原本的12400有親戚要收就順勢升級,
一樣用QSV來處理高速剪輯,

其實I.A兩家處理器各有所長,
個人經濟能力還可以也用得到,就都支持一下!
希望大家都能玩到自己適配的處理器,
以上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