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是26年前,1984年吧,咱家老爹買了部宏碁的小教授三代,這是宏碁正式進入桌機時代的市場產物,
乳白色橫式桌機、上方擺個綠色單色螢幕、前方有個鍵盤,那時已經有5.25的磁碟機了哩~
名義上是買給我玩電動、學電腦,實際上我老爹是電腦狂,我更小的時候經常看他搞東搞西,
那個用電腦還要跑錄音帶的時代,麻煩到爆,我說同學家有APo兔(蘋果2號),我也要學電腦、打電動啦,
其實往後幾年,我除了打電動,電腦學得哩哩啦啦,倒是我老爹樂此不疲,
這些年來,有幸看他搞電腦、組電腦,見證台灣電腦市場的演進史,
不瞎說,前面網兄所提的各式各樣貴雞絲,幾乎我老爹都有..................
我家雖然衣食無缺,但稱不上富裕,老爹他投入那麼多時間精神、金錢搞電腦卻從沒手軟過,
這部電腦不知要花掉他幾個月薪水哩,20多年前,這早在"敗家"一詞出現以前....
前面有網兄提起一些古早年代的老遊戲名稱,勾起我好多回憶,剛剛翻一下老抽屜,跟各位分享幾張老磁片。

我最愛玩的魔鬼剋星電玩,我大概1984還是1985買的,應該是電影正版授權遊戲~



宏碁小教授三代的隨機DOS磁片,當時好像還沒有注音中文輸入這玩意兒~


我挺愛玩的撞球電玩,對應機型蘋果2號,小教授3號,價格125台票,當時便當一個25~30元~


DYSAN的5.25大磁片,有分等級,1D跟2D(雙密度),曾紅極一時的世界級大廠,這品牌現在不知哪裡去了~


結論,原來這個討論串的各位,年紀都...................
黑心中古車商的眼中釘~~中古車問題都歡迎詢問,車商口碑問題請恕無法回答喔!
dalong6161 wrote:
約莫是26年前,19...

結論,原來這個討論串的各位,年紀都...................(恕刪)


版主是想要五年級大集合吧!

四年級的跟不上,五年級的恭逢其盛,目睹了PC產業的發展!

不過讓四年級的不爽可能會有人開帖"當年電視節目群星會....."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SElephant wrote:
...想當年我的第一台電腦可是一台(山寨版的)Apple II哩...(恕刪)

看了閣下敘述彷彿看到自己年少時的縮影...
我的第一部電腦也是山寨Apple IIe; 一位高中同學認識當時精業資訊的大老, 記得好像花了大約6千多元
千萬拜託才得以入手; 看似不多, 當時的家境可是連公立高中學費老爸都還得四處張羅才籌得出來呢
真不知當初是如何說服老媽拿出這筆錢的...

記得當初學校學的是M Basic, 也會到老光華去買舊的電腦雜誌, 把雜誌上的一些程式碼key進電腦邊學邊玩,
一陣子之後, 還無師自通地把同學間常玩的猜數字遊戲寫出來, 在家沒事自己跟電腦PK...

後來漸漸地走偏, 開始用錄音機灌一些遊戲, 電腦的學習之路從此沉淪...
還記得有時灌程式時, 老爸把客廳的電燈關掉時所產生的類似突波, 所引發錄音機"啵"的聲響, 程式的讀取就壞了,
錄音帶又得倒帶重來一次...這情況直到由表哥處接手體積龐大的二手軟碟機後才得以改善

SElephant wrote:
...突然覺得好像畢生的積蓄根本都敗在這些玩意兒上了嗎,真可怕...(恕刪)

我也曾回頭算過, 小額的不算, 記憶中還存有印象的電腦花費真的非常可怕, 應該僅次於買房買車吧...
看到各位前輩的回文,不得不說…

今日的資訊科技能發展到現在的地步,各位真是幕後的最大英雄呀~~福氣呀

(小弟不才…第一顆cpu都是amd k6-2 300~)
pmwang wrote:
看到最後一張,我內心實在激動,我大學的第一台就是用這Pentium 60
也是第一顆上新聞回收的一顆,因為浮點運算的問題,我那顆也中標了,
我記得還去COMPAQ 新竹分公司換了一顆。當時候我能用這顆平順的撥VCD
,當時的軟體叫什麼我忘了,大學用了4年,畢業留給學弟用在實驗室了。
當時候留有BUG的下來多好。
...(恕刪)

已經有兩位入手過Pentium-60的大大了!我是研一時DIY組了台Pentium-60、將大學時那台物盡其用的386SX-16換掉。當年的資工同系同學大都是升大二就買了286電腦+Monochrome,我則是延了半年買了386SX+OAK VGA+聲寶的Multisync螢幕,也因此才有機會早早玩到一些386專用軟體跟彩色的遊戲(還加上Multisync螢幕接TV CAT在宿舍當電視用...),例如著名的QEMM386記憶體管理軟體(除了XMS/EMS/UMB管理外,還能夠把System/VGA BIOS佔用的位址也釋放出來變成UMB)....這台386SX除了寫程式作業外,也玩完了銀河飛將1-4代連同操壞好幾支類比搖桿,再加上一些需要頻繁拔插debug的ISA bus界面卡設計+程式實習作業,當時同學們最擔心的,就是一個線路沒弄好、或一個零件沒上好,把自己的電腦吃飯傢伙兼電動玩具機燒掉了....

同學們大都是286升級486,我是跳過了486那個CPU百家爭鳴的世代,不過這顆Pentium-60也是中大獎的,還拿到民生東路Intel臺北辦公室去換,以人潮來看,中獎的人還不少.....

當時超頻要換Oscillator(長相如下圖),去電料行買個66MHz的Oscillator,Pentium-60就變成Pentium-66了,因為這兩顆有好些價差,花點小錢買零件小超10%就有Pentium-66同級效能,也蠻爽的......



同期有名的討論,是486DX4-100與Pentium-60/66的效能之爭,前者時脈高,後者則是x86架構中率先提供雙執行管線superscalar設計的CPU,很有些類似今天的高時脈雙核與較低時脈四核效能討論,軟體算是關鍵。以我自己在家中用Pentium跑作業跟把相同程式搬到實驗室的486DX4-100上跑來相比,Pentium....真的並不輸.....

pmwang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PENTIUM 60 腳位的 OVERDRIVER
當時很想換,但是一直覺得不值得,因為PENTIUM 60/66 腳位跟 75 以上的不同,
才出這OVERDRIVER ,應該數量上少之又少吧
...(恕刪)

這顆真的很少見,5V的Pentium-60/66倍頻到P5 Overdrive的120/133MHz,跟一般同期3.3V的Pentium-120/133相比實在燙很多,因此當二代Socket 5/7的Pentium-75/90/100/120/133....等P54C家族成員越來越普及後,Socket 4的第一代Pentium跟P5 Overdrive也只能乖乖謝幕......
ycweng wrote:

我是研一時DIY組...(恕刪)


嘿嘿......原來yc 大您比小弟大很多~
theplum wrote:
嘿嘿......原來yc 大您比小弟大很多~
...(恕刪)

呵呵!版上還有很多碰過Apple II跟6502那個年代雞絲的大大,偶頂多算中生代.....

扮年輕中....
真是懷念阿 我的第一台電腦 當時要價7萬= =

不過我是七年級 當時國小 不過那台用了N年
哈哈哈 看完好感動喔

想當初我從Comodore 64 卡帶式開始玩
後來升到 Comodore 128 5.25 碟片 就超興奮了
不知道站上有沒有人玩過 Comodore 電腦, 我當時還住在國外
那時候的磁碟好像還有分 high density 跟 low density 的, 就是中間有沒有金屬圈圈的碟片
邊邊有一個缺角的是單面, 兩邊都有缺角的可以雙面讀取, 那時候還拿剪刀剪缺角, 為了可以雙面讀取

後來開始玩 NEC AT, 就是螢幕跟磁碟機合在一體的那, 造型超屌的
Lotus 123 跟 Dbase 都是當時常用的的軟體
還有Norton commander, 有了他以後就不用打一堆DOS的指令了

之後老爸買了我生平第一台電腦 80286 加綠色單色螢幕
雙5.25磁碟機 + 單3.5磁碟機 + HD 20MB
當時要價2400 US$, 有夠貴的....
老爸... 謝謝你喔...

現在只要看到有人討論這些骨灰級的設備
嘴角就會不自主的上揚, 傻笑...
機會就像老二 - 握緊就會變大 - 時間就像乳溝 - 硬擠還是會有
dangermb wrote:
還以為是金子做的...(恕刪)


如果把那時的1MB記憶體秤重的話

比黃金還貴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