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k8n wrote:
借用 AMD 網站上的一張 3D 架構圖來看, 比較清楚 (Opteron 架構圖, 和 AM2 X2 相同 )
...(恕刪)
看不到圖, 再來一次


百香空空 wrote:
但要注意,不同廠商的...(恕刪)
freeskylin wrote:
再來,現在又有一個新名詞叫x64,這代表這顆CPU有支援所謂的64位元,而32位元和64位元的差別在於CPU可以處理的位元數,32位元代表CPU可以處理2的32次方的資料,而64位元代表CPU可以處理2的64次方的資料,在記憶體定址的部份,32位元可以定址2的32次方,也就是4GB,這也是為什麼在64位元CPU出來前,主機板最多只能支援4GB的記憶體,而64位元則可以定址2的64次方(很大的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算一算),或許有網友會認為,2的64次方我們又用不到這麼多,有必要定址到這麼高嗎?其實一般使用者是用不到,但對於伺服器或大型主機來說的話,記憶體是永遠不嫌多的。
阿福仔仔 wrote: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INTEL設計cache 是用 inclusive
也就是 L2 包含 L1 資料
好處是 L1 上的資料如果因為短暫 cache miss 掉,還可以在 L2 上找到
有些巢狀設計的程式可能就有這樣的特性 ...(恕刪)
阿福仔仔 wrote:
AMD 的是 exclusive
也就是 L1 跟 L2 是不同的資料群
這樣的好處是cache可以小一點
但是風險是L1 miss 的penalty不小...(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