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屋 AMD Ryzen 3000系列報價

7/7到了,AMD真香,打爆Intel真爽的人就趕快衝吧,不要再光說不練了~~
大叔,您除了關稅之外我都同意,

任何公司在訂價格的時候應該都會想到生產這個產品所需要的成本是多少,扣掉所需成本,之後將會是該產品的毛利。

當然蘇媽在發表會上所發表的價格,已經給每個消費者內心建立基本價格帶,

今天蘇媽公佈價格,消費者卻是用高於原廠公布的價格才能購買,內心肯定不是滋味。

透過個體經濟學所敘述的消費者剩餘的概念,解釋給大家

以下是網路資料轉載

消費者剩餘源於遞減的邊際效用。更確切地說,它表現為一種物品的總效用與其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人們之所以能夠享受“消費者剩餘”,並從他們各自的購買行為中獲得福利感,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對所購買的某一物品的每一單位,即從第一單位到最後一單位,支付了相同的價格,而且所支付的又都是最後一單位的價格。

然而,“邊際效用 遞減規律.告訴我們:對同一物品因占有的次序的不同給人們帶來的滿足感就不同,因而人們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也就不同。隨著人們對同一物品占有數量的增加,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即每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效用是遞減的.但總效用是增加的,當總效用達到極大值時,邊際效用趨於零;當超過極大值繼續消費時邊際效用為負,從而總效用開始下降。由於商品的價格是由最後一單位商品的效用決定的,而最後一單位商品的效用低於它之前的每一單位商品的效用(事實上每一個處於n+1位置上的商品的效用,都低於位於它前面的商品的效用,或者說前面的每一單位的商品的效用,都高於最後一單位商品的效用),因而人們在他們的購買行為中,就可以從前面的每一單位中享受到效用剩餘。

如果以貨幣為效用衡量尺度來說明一個人對水的消費,比如說水的價格是每加侖1美元(在供給等於需求的前提下,最後一單位水,第8加侖水的效用決定水的價格)就可以得到水的需求曲線。

  因為第一加侖的水非常有用,能夠消除極度的饑渴,消費者願意為它支付9美元(即消費者價格是9美元)。但是這一加侖水的真實代價只不過是水的市場價格1美元,於是,消費者就從中得到了相當於8美元(9美元-1美元)的“消費者剩餘”。假如第2加侖的水對消費者來說值8美元,但水的成本依然為1美元,於是消 費者又從第2加侖的水的購買中獲得了相當於7美元(8美元-1美元)的“消費者剩餘”。如此推論下去,直到第9加侖的水,它對消費者來說只值50美分,從而消費者價格低於市場價格,“消費者剩餘”為負,從理論上來說,消費者是不會購買這一加侖的水的,而在第8加侖水上,消費者達到了均衡(消費者購買了全部 “消費者剩餘”)。

  從消費者對水的購買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到,儘管消費者為購買8加侖的水只支付了8美元,但消費者從8加侖水的購買中卻得到了價值44美元(9美元+8美元+ 7美元+6美元+5美元+4美元+3美元+2美元)的總效用。這樣,消費者也就得到了超過其支付額36美元的“消費者剩餘”。由於在購買行為中,消費者總是按照最後一單位的價格支付全部單位的價格,因此他們得到了成本之上的效用剩餘。然而,“消費者剩餘”作為一種額外的效用,僅只是一種心理感覺。如上分析,這並非消費者真的得到了36美元的現鈔,而是得到了價值36美元的福利感或滿足感。然而正是這種滿足感或福利感,對消費者來說,如同亞當斯密所說的 “看不見的手一樣”,左右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著市場上的需求。

  事實上,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在現實的買賣行為中都存在兩種價格。一種是由收入和偏好決定的消費者價格,另一種則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市場價格。前者遵循著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而後者則遵循著供求規律;前者之和體現了消費者獲得的效用之和的總量(對同一物品的購買),後者則體現了消費為獲得一定的效用總量 所實際支付的貨幣總量。消費者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差,就是體現消費者滿足感或福利感的“消費者剩餘”。因此,當消費者以低於消費者價格購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時,心裡會很舒服,有一種划算的感覺,甚至有一種占了便宜的竊喜。當這種便宜感很大、很強烈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完全可能再繼續下去,直至購買到這種 “便宜感”減弱、消失為止。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對價格變得便宜的商品自然多買的原因所在。反之,當一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的結果使其大呼上當或感到吃虧時, 那一定是失去了“消費者剩餘”,從而失去了一種滿足感或福利感,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切切實實地失去了可以計算的有形的貨幣收人。當我們明白了消費者價格 和市場價格之間的關係後,我們就可以解釋虛假廣告和不法商家雇佣“托”來害人的“原理”——通過誇大商品的效用或人為製造緊缺感,提高消費者價格,從而增加購買者的“消費剩餘感”,誘發人們的購買行為。

理解消費者剩餘應註意的問題

  在理解消費者剩餘時要註意兩點:

  第一,消費者剩餘並不是實際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種心理感覺。

  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者剩餘大。因為消費者對此類物品的效用評價高,願意付出的價格也高,但此類物品的市場價格一般並不高。

以上轉載 分享給大家

下圖為中華民國進口CPU關稅為免稅圖片


講個小故事給大家參考:

2018年初 Ryzen 2000 APU 剛剛上市的時候,
原廠建議售價 2400G 跟 2200G 分別是 169鎂跟99鎂.

上市當下, Newegg 把實際售價標到:
2400G 跟 2200G 分別是189鎂跟129鎂,
相當於 Mark up 了 12%/30%,
引起了不少討論.

而在同時, Amazon 上的實際售價,
則是等同於原廠建議售價的169鎂跟99鎂.

這故事還有後續發展:
後來 Newegg 把實售價超過原廠建議售價的部分,
退給當時買貴了的消費者了!

#終端售價不一定是原廠單方決定的, 有可能是代理商跟特定零售通路在玩把戲
#台灣的通路哪一天才會這麼佛?

時到今日, 如果去看 amazon.com,
2400G 跟 2200G 實際售價分別是125.99鎂跟84.99鎂,
相對原廠建議售價的折扣為 25%/15%...

#還是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

附帶一提, 剛剛順便看了一下其他 Ryzen 2000 CPU 在 Amazon 上的售價:
R5 2600 139.99鎂, 相當於原廠建議售價的7折,
R5 2600X 159.99鎂, 相當於原廠建議售價的62折,
R7 2700 199.99鎂, 相當於原廠建議售價的67折,
R7 2700X 254.28鎂, 相當於原廠建議售價的77折.

#有人知道 AMD 的全球保固政策嗎...?



jecy1218 wrote:
大叔,您除了關稅之外...(恕刪)


長知識了,原來CPU免稅...XD

中年怪大叔 wrote:
可是瑞凡,消費者很...(恕刪)


所以我不會買啊
要嘛從國外買
不會給代理商賺不合理的利潤
要嘛等到降比發表價低

yc168 wrote:
時到今日, 如果去看 amazon.com,
...(恕刪)

amazon+1

而且我對某島零售的 CPU 品質不是很有信心
去欣亞 想問晚上開賣amd cpu 說要網路訂購 真是的搞的那麼麻煩的拿來去亞馬遜定好了 請問amd cpu 是全球保固嗎
v5558v wrote:
去欣亞 想問晚上開賣...(恕刪)


Amazon 不也是網路訂購嗎?
v5558v wrote:
去欣亞 想問晚上開賣...(恕刪)


雅瑪遜也是網路訂購啊 
我也想知道怎麼買?
有沒有風險,例如被抽查補關稅等等和貨品真假
及Amd的全球保固

原價屋似乎只有首發門市有3700x貨
其餘門市都沒有,
所以也不確定哪時候會開賣第二批
新竹門市確定沒在首發內
至於隔壁nova也不用看了
99%有貨的一定要搭機
不然加價賣
就跟挖礦潮賣顯卡模式一樣
最好玩的是不開發票還賣這麼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